2019-10-24 08:57:08 第一财经 作者: 章轲
一度投资低迷、不温不火的燃料乙醇产业,又走到了投资建设的风口。
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十五部委印发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乙醇汽油全国基本覆盖”目标。目前国内汽油用量约为1.3亿吨,按照10%的添加比例计算,要在2020年实现全国基本覆盖,燃料乙醇的需求量约为1300万吨,但当前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300多万吨/年,缺口达1000万吨。
如今,距离这一目标只剩下不到一年时间,千万吨的需求缺口何来?
据第一财经了解,目前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投集团”)等多家央企正加速布局燃料乙醇项目,以消纳陈化粮、减少原油消耗、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增加当地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
国投“落子”铁岭调兵山
10月22日,辽宁铁岭调兵山市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区内,一个总投资13.49亿元、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工厂正在运行。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满载着玉米的卡车正等待卸货,发酵车间所有的设备已开动,在厂区另一侧的停车场上,4辆各装着30吨燃料乙醇的罐车正等待出厂。
这是国投集团旗下子公司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国投生物”)在辽宁省布局的燃料乙醇项目。该项目年加工转化玉米近100万吨,同时可生产27.63万吨高蛋白饲料(DDGS)和2万吨玉米油。
“这里生产的燃料乙醇全部供应辽宁市场。”国投生物能源(铁岭)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杨东介绍,2018年11月28日,铁岭项目投料试生产,当年12月12日燃料乙醇、高蛋白饲料(DDGS)下线,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料生产。截至今年9月底已生产燃料乙醇12.9万吨,高蛋白饲料11.8万吨。
杨东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铁岭项目预计年营业收入21.52亿元,年利税总额1.5亿元,对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肥沃富饶的黑土让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全国40%左右的玉米产自这里。但也带来了另一个烦恼。粮食连续丰收,滞销问题突出,陈化粮转化任务十分繁重。陈化粮为两三年以上超期超标的陈粮,人畜均不能食用。杨东对记者说,东北玉米生产供大于求,“卖粮难”和“米贱伤农”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将玉米转化成燃料乙醇,可扩大玉米消费市场,消化超期玉米存量。
目前,辽宁省内无大型高蛋白饲料生产企业,所需高蛋白饲料产品多由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地企业提供,铁岭项目可填补辽宁省内的供应缺口。
在中石油调兵山人民路加油站,站长李未宇称,“每天加乙醇汽油的量在8吨左右。92号、95号和98号乙醇汽油的价格分别为每升6.6元、7.1元和7.6元。”正在加油的车主任鹏搏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乙醇汽油用起来与普通的汽油没有什么差异,关键是对环境改善有好处。”
“燃料乙醇铁岭项目的实施,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转化陈化粮和节约仓储费用都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可以带动饲料业、养殖业、运输业等一大批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调兵山市发展和改革局综合办公室负责人李学奇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加速布局燃料乙醇项目
发展燃料乙醇产业,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显示,乙醇是清洁燃料和油品质量的改良剂,添加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E10)可在提高汽油辛烷值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以及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排放。
在2015年4月召开的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东北要抓好三件事,其中之一就是要搞好玉米深加工,适度转化燃料乙醇。
2017年9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基本实现全覆盖。
2018年8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措施和生物燃料乙醇产业总体布局,决定有序扩大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1个试点省份外,进一步在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份推广。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辽宁省自2004年就开始实施“全省封闭使用乙醇汽油”,即省内加油站只提供乙醇汽油,在辽宁省内使用汽油的车辆只能添加乙醇汽油,辽宁是全国6个全封闭运行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省份之一。
但过去,辽宁省内没有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其使用的燃料乙醇依赖吉林省生产企业供应。近年来,辽宁省车用燃料乙醇需求不断上升。杨东称,预计到2020年,辽宁省燃料乙醇需求量可达到76万吨,供应缺口有36万吨,市场完全可消化铁岭项目生产的燃料乙醇。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现有燃料乙醇产能为322万吨,比上年增加75万吨;其中玉米燃料乙醇产能270万吨,比上年增加60万吨。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从2009年开始,国投集团就开始布局燃料乙醇项目,已投项目包括国投广东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国投生物能源(铁岭)有限公司、国投生物能源(海伦)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中粮集团目前在国内拥有超过135万吨/年的燃料乙醇产能,其中在黑龙江省产能就超过40万吨,并计划在东北地区有序新增产能;中石化也已在江西省抚州市布局年产1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以木薯为原料,年产10万吨燃料乙醇,总投资10亿元;国内通信行业巨头中兴集团也踏足生物燃料领域,旗下30万吨玉米燃料乙醇项目已在内蒙古开工建设,预计明年3月份进入生产期。
创新的绿色金融模式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国投集团铁岭项目以及更多节能减排、能源再生利用项目的背后,都有着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的身影。
2017年,国投集团成员企业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投保”)与亚行合作实施亚行贷款“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投保投融资促进项目”,贷款额度为4.58亿欧元,贷款支持期限可达15年,带动总投资规模将超过270亿人民币。
“该项目是亚行目前在中国单体资金量最大的项目之一,项目范围涵盖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绿色交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等,重点支持国家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项目实施区域包括京津冀及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辽宁8省份。”中投保亚行项目业务中心负责人段秀梅对记者说。
截至2019年6月底,亚行项目已累计审批通过委贷子项目37个,并对其中的33个子项目完成了贷款支持,放贷总额19.6亿元,另外还提供了5.84亿元的担保服务,融资用于实施2个子项目,通过贷款和担保共带动社会总投资79.8亿元。
这些子项目建成投产后有望每年减少煤炭用量112.67万吨,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11.91万吨、二氧化硫2.8万吨、颗粒物7.4万吨以及氮氧化物6624吨。
“该项目是政府、企业和国际金融机构共同参与设计利用外资的创新举措。”段秀梅介绍,项目通过金融机构转贷形式,利用准政策性资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平台,按照亚行标准在国内筛选大气污染治理子项目,为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以国投集团铁岭项目为例,该项目于2018年7月通过亚行中投保项目平台审批,向国投生物提供贷款3亿元,专项用于国投生物能源(铁岭)有限公司项目建设。
据测算,亚行项目完成后,京津冀区域预计可节约标准煤消耗量40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5万吨(以碳计),同时相应减少排放烟气3800亿立方米、烟尘78万吨、二氧化硫51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可明显促进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