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0 14:26:20 能源杂志
新能源补贴拖欠的连锁反应开始蔓延。补贴拖欠-运营商财务报表恶化-偿付能力削弱-供应商欠款/融资机构欠款-三角债/债务违约-电站资产抛售。在这一链条的传导下,新能源电站运营商只有忍痛割爱,选择资产出售以求摆脱困境。
目前,国内新能源发电项目普遍面临2年以上的财政补贴拖欠,数亿元,甚至上百亿的应收账款躺在财务报表上,周转天数越来越长。中央能源企业补贴拖欠规模均在100亿元以上,电站规模在GW以上的民营企业补贴欠款也在数十亿元。
应收账款是拖累、甚至压垮企业的沉重负担,甚至将民营企业投资新能源的热情击打粉碎。尽管应收补贴不能在短期内变现,但按照现有的财务处理方法,补贴计入企业营业收入,由此产生的所得税却在第一时间支付,增加企业运营负担;为维持现金流转,一些企业不得不增加有息贷款,“拆东墙补西墙”;更尴尬的是,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并不能确权,企业也不能以此作为抵押物开展融资或者探索资产证券化。
有新能源运营人员戏称,有生之年怕见不到拖欠补贴兑现。悲观的预期正在新能源产业内蔓延,尤以民营企业为甚。
无奈下,当前不少民营企业正加速新能源资产抛售,一同抛掉还有新能源运营的商业计划。这其中,光伏电站的交易活跃度高于风电。这是因为,风电对于补贴依赖小于光伏,且风电资产运营商多为国有企业,光伏电站则以民企为主要参与方。国有企业可以依托资产规模优势,减少补贴拖欠对企业的影响。
按照新能源补贴规则,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风电度电补贴在0.15元左右,而光伏度电补贴则在0.2-0.25元,2016年核准的光伏电站度电补贴则在0.4元左右。高额补贴缺口让运营商捉襟见肘。
目前,只有2016年3月底之前并网的项目纳入前七批补贴目录。这意味着2016年4月之后并网的新能源项目,补贴拖欠已经有3年之久。国内光伏电站规模化发展自2016年进入快速成长的轨道,2016-2018年累计并网光伏装机1.3亿千瓦,这些项目中有约1.24亿千瓦未进入补贴目录。
显然,很多光伏电站在并网之后至今并未拿到一分钱财政补贴。这一状况超出企业在投资决策之初的假设,即便企业在项目立项时就考虑补贴拖欠2-3年的时限。补贴拖欠使企业现金流报表变得非常糟糕,大量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堆积,加之企业融资成本高,光伏产业政策波动大,不少民营企业陷入债务违约危机。
《能源》杂志的调研中发现,不少民营企业正在四处游走,积极与中央和地方能源国企接洽,推进电站资产交易,资产交易的规模正在不断增加,同期资产交易的条件也变得严苛。但是,对于央国企而言,目前是增加新能源资产配置的时间窗口,优质资产的选择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大。对于新能源行业而言,央国企也是产业发展的最后一道安全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