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氢”装上阵 贵州产业再升级

2019-08-26 16:11:14   来源:   浏览:211 评论(0


2019-08-26 08:41:52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周娴  

“江南缺煤,独富贵州”,贵州煤炭超过三分之一在六盘水,贵州省六盘水市有“西南煤海”的美誉。

六盘水因煤而兴,是中华大地上一颗璀璨的“黑色”明珠。但随着优质煤炭资源的峰值几尽和新时代能源转型的到来,改变煤炭依赖,走绿色低碳转型之路,是新时代六盘水经济转型的现实选择。

“西南煤海”六盘水:因煤而兴

六盘水煤炭资源的远景储量是844亿吨,探明储量和可开采储量大概在221亿吨左右。经过半个世纪的煤炭开采,也才13亿吨左右。是中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素有“西南煤海”之称。作为煤炭资源大市,六盘水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每年为中国输送大量的煤炭资源和电力资源。

这座城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55年来,三线建设者们用“不想爹不想妈,挖不出煤不回家”的英雄气概,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精神,累计为共和国贡献了13亿吨煤、4600亿度电、5900万吨钢材和近亿吨水泥。

在这里,诞生了贵州省第一个现代化煤矿和第一个百万吨级煤矿,第一个现代化火电机组、第一个百万千瓦级火电厂以及全省最大装机火电厂,诞生了贵州省第一个钢铁厂、第一个水泥厂、第一个化工厂、第一个煤机厂、第一个瓦斯抽放站。

煤炭是六盘水的最大支柱产业,煤炭的产能在6000万吨左右,煤炭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60%。煤炭贡献的税收占六盘水税收总量1/4以上。

上个世纪60年代,六盘水因煤而兴,成为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吃煤饭”“念煤经”成就了六盘水往昔的辉煌。

传统上,煤炭、电力、钢铁以及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在六盘水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市场起伏,六盘水的经济发展也变成一条“波动曲线”。更让人揪心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让六盘水陷入了困境。

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坦言,这四大产业属重工业,如果六盘水下一步发展还单纯地依靠这四大产业,工业发展将碰到瓶颈,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按照国家关于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要求,六盘水积极谋划转型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氢”装上阵

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发展方式粗放等原因,在资源开发中,给六盘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990年,六盘水的煤矿和其他的非煤矿一共有2700多亩,私挖滥采十分突出,土法炼焦遍地开花,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森林覆盖率只有7.5%,石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45.35%,水土流失面积达80%以上,2007年因环境污染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区域限批”黑名单。

六盘水以解决传统产业低端、粗放、低效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六盘水已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2016年六盘水市获批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改变煤炭依赖,产业再升级,走绿色低碳转型之路,成为新时代六盘水经济转型的现实选择。

2018年10月11日,“2018年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高峰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论坛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核心观点指出,中国能源体系存在不安全、不平衡、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氢作为能源载体具有零碳、高效、可储能、应用场景丰富、安全可控等优势,广泛应用将促进能源转型升级。

在中国多省均大力布局氢能产业之时,贵州省也加快了产业布局。

氢能作为最清洁、可以再生循环的二次能源,可以达到零碳排放。贵州省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让制氢成本很低,在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

2018年12月25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合作协议。以《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为契机,以六盘水市产业需求为动力,积极引导科技成果在六盘水转移转化,为当地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2019年3月28日,贵阳市人民政府与贵州海上丝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德国氢能时代技术公司、德国欧洲蓝色能源有限公司、奥地利生物能2020+公司在贵阳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中欧生态环保治理区域合作,打造氢能源示范产业群。

根据协议,各家企业将在贵阳组建合资公司,整合生态环保治理及氢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技术研究、市场应用、装备制造等优势资源,打造以贵阳为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的氢能源产业集群,开拓中国氢能源应用市场。


文章关键词: “氢”装上阵 贵州产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