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创”工作中,我市各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种探索。打造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符合本地主导产业发展的“双创”柳州样本,我市创新创业各职能部门,均在“双创”工作中全面发力。
扶贫车间开进村,务工顾家两不误,这是由市工信局、人社局、扶贫办、工商联等部门打出的“双创”组合拳,即组成项目联合体共同推进扶贫车间(即“微车间”),大多采取“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以此开辟脱贫增收路。
位于柳北区石碑坪镇古城村的虹丞种养专业合作社便是一个“微车间”,由村民林长虹投资200万元建成。目前,合作社主要发展竹鼠养殖,已养殖1000多只。据悉,该合作社已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5人,每人月收入1500元-2000元。截至今年上半年,类似虹丞种养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微车间”,在我市建设认定的便有61个。
记者了解到,“微车间”在我市得以遍地开花,让政府、企业、农户实现三赢,这与政府职能部门与“双创”工作紧密衔接有关,如市人社局依托自身建设认定的88个创业孵化基地及其5000多家企业的资源优势,动员企业创办“微车间”;市工商联发挥密切联系民营、私营企业的特点,组织近百家次企业到市属各县实地考察推介“微车间”项目等。
“作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在政府职能行使方面,每个部门都要发挥创造性,将自身的工作职能与‘双创’相衔接,在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针对企业形成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市“双创”办一名负责人说。
2017年至2018年,我市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到国内先进地区调研“双创”先进工作经验,如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等,这些先进地区的“双创”示范经验表明,“双创”工作是统一的战略布局和战略举措,几乎可以和所有政府部门的工作结合起来,如双创+扶贫、双创+产业、双创+农业、双创+旅游、双创+服务业等。
以柳州螺蛳粉“百亿产业”发展之路为例,凭借“一碗粉”,柳州成为天猫首个地方小吃产业带合作基地,并由2015年的5亿元产值增长到2018年超过40亿元产值。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涵盖了螺蛳粉生产、产品检验、研发、展示、电子商务、快递物流配送、旅游产业园等,给足了创业者可创业的机会和环境。
随着新模式、新业态的出现,“双创”工作也随之走向深入,对相关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今年3月,市大数据发展局正式揭牌成立,这正是推进“双创”工作的一个历史机遇。“针对每一个政府部门,大数据局应该逐个攻关,以规范的数据化、网络化实现‘最多跑一次’行政服务,实现政府审批流程和办事效率的大精简和大优化,成为产业‘双创’生态圈的一个关键的服务环节。”市两创办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