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1 09:19:24 能源评论 作者: 张越月
当地时间5月15日,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下文简称Intersolar Europe)在德国开幕。“中国光伏军团” 7年后集体回归,成为本届展会的最大看点。
2012年9月,欧盟委员会宣布中国光伏产业对欧盟光伏产业造成损害,启动对中国出口的所有光伏组件和部件进行反倾销调查。此后7年中,“双反”不仅影响了中国光伏企业,也让全球规模最大的光伏博览会Intersolar Europe缩水。直到2018年9月,欧盟宣布取消“双反”制裁,欧洲市场大门才重新对中国企业敞开。
想重新立足,产品是最好的敲门砖。
据不完全统计,在本届Intersolar Europe上,有超过10家中国光伏企业发布了新型组件或解决方案,几乎所有新发布的产品和方案中都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高效。
如果说股市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那么展会就是市场趋势的晴雨表。中国企业对高效产品集体关注和同时发力,既是着眼当下,也是在布局未来,在满足欧洲市场需求的同时,为即将全面开启的平价市场做冲刺前的准备。
三种平价,有快有慢
2009年3月20日,中国光伏电站第一标——敦煌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揭标当日,由国投电力和英利控股组成的联合体爆出0.69元/千瓦时的价格。要知道,当时光伏平均发电成本高达2~3元/千瓦时。最终,这个超低价虽然未能成功中标,但1.0928元/千瓦时的胜出价格仍然让从业者看到了成本下探的可能。
这次招标后,业内开始关注并探索平价上网的模式。如果按照对象区分,光伏平价上网可分为两类:发电侧平价与用户侧平价。前一类是与火电上网标杆电价进行对比。在无补贴情况下,如果光伏发电成本达到火电的水平,即可算实现平价;后一类是与用户售电价格进行对比,在无补贴情况下,光伏发电成本低于工商业或居民售电价格,即可算实现平价。
曾有人根据价格由高至低,为国内光伏平价上网设计了“三步走”路线图:第一步是工商业用户侧平价,第二步是居民用户侧平价,第三步是发电侧平价。2011年4月,能源基金会推出的《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进一步就实现平价上网时间做出初步预计:2014年实现工商业用电平价上网,2018年实现居民用电平价上网,2020年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
但从实际情况看,目标完成速度明显晚于预期,首先看工商业用户侧平价,这种模式一直是满足企业自身的用电需求以及缓解供电侧的供电压力,所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成为多数企业的选择。而即便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城市,工商业用户侧平价上网也是2015年后才逐渐出现,直到2017年,仍有部分Ⅲ类资源区的工商业电价低于光伏标杆电价。
居民用电侧平价的实现难度相对更大。据统计,全国居民生活用电电价大约在0.5元/千瓦时左右,当下,只有Ⅰ类资源区的光伏上网电价在居民生活用电侧接近实现平价上网。有业内人士预计,居民用户侧平价上网还需要2~3年左右。
和用户侧相比,发电侧平价上网的进度稍快,并始终保持匀速。
2018年4月12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公布德令哈、格尔木光伏应用领跑者基地2017年竞争优选申报信息。其中,德令哈最低申报电价0.32元/千瓦时,格尔木最低申报电价0.31元/千瓦时。而当时,青海省脱硫燃煤标杆电价0.32元/千瓦时,如果不考虑环境税,燃煤电厂度电成本约为0.3元/千瓦时。也就是说,青海两个领跑者项目已经接近发电侧平价上网。
而青海项目并非特例,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2018年,全国多个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光伏发电侧平价项目,其中至少5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有望按照预期在2020年实现并网。
两种把控,不可偏废
和竞价上网项目相比,平价上网项目对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最大程度把控成本是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落地的关键。
在可以控制的成本中,通过提升光伏系统技术以实现效率提升是最有效的途径。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技术成本占光伏总投资成本的70~80%,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费用占整体成本的50%,包含控制器、支架、逆变器、蓄电池、线缆等成本接近 30%。因此,精准把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降本增效。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从2007年到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累计下降约90%。从技术角度看,组件产品的效率提升、电气设备的有效助力是实现度电成本下降的两大推手。在组件上,双面发电组件、叠瓦组件、半片电池组件与多主栅组件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以及高效电池技术,提升了光伏系统可靠性与发电效率,并间接降低了支架、桩基、线缆、安装面积等相关成本;在电气设备上,跟踪装置、高压并网路由器,甚至包括柔性直流等产品不断革新,使发电效率不断获得提高,进而实现成本降低。
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参与平价项目的光伏企业发现,产业链上其他环节的把控也不应忽视。隆基清洁能源董事长张长江认为,在光伏平价上网项目落地过程中,特别需要推进全产业链实现优化,因为这可以把从前粗放的环节细化,进而实现成本控制。
他所说的产业链优化,是指企业不仅需要从技术方面发力,还要在项目考察、可行性研究、电站方案设计、项目申报、项目施工、项目并网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准确的测算、规划和成本控制。其中,项目的前期考察、可行性研究和项目施工等环节最为关键。
他认为,通过前期项目考察,对土地资源、自然环境、接入条件等核心数据进行收集和汇总,结合关键数据展开组件、逆变器、支架等设备选型和系统方案设计,再结合项目的接入、消纳、电价等数据,进行项目成本、投资收益率的测算,从而形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而核心数据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准确性,将会对项目的落实带来巨大影响。预测越精准,后期的落地就能更高效,项目成本就可以降低。
在实际操作中,光伏项目建设会遇到各种不确定因素,这些都可能造成成本增加。如果实现精准化操作,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方案进行项目建设和成本控制,同时通过技术质量控制实现建设成本降低,两者共同作用,都会对平价项目的落地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不可偏废。
不会火爆,亦不鸡肋
对于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前景,业内的总体态度是看好的,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至少在未来几年中,光伏平价上网项目收益低,难以实现行业对投资收益率的期待,所以光伏平价项目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如想象中火爆,而可能会比较“鸡肋”。
这种观点主要基于平价项目的回报。如果要实现全投资收益率8%的要求,那么平价项目必须实现高效组件和精细管理双管齐下。因此,一些投资者会把回报率更高的竞价项目作为首选,而把平价项目作为保底的选择。
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即便在光伏平价首批实现并网的2020年,其他途径也可以为平价项目贡献收益。
从短期看,平价项目可以借助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实现收益,特别是2020年1月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认为,自愿绿证平台和交易自2017年7月正式启动后,由于绿证替代国家电价补贴的定位,绿证价格始终偏高,影响了个人、企业采购绿证的积极性。2019年平价新政鼓励平价项目出售绿证,其绿证价格可能较低,可对自愿绿证市场起到激活作用。在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正式实施后,达不到消纳责任权重要求的市场主体也可以通过购买平价项目绿证的渠道来完成义务,这将为平价项目增加收益。
从长期看,光伏可以通过和其他领域的跨界组合,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利润增长。
张长江认为,随着光伏发电占比的不断提升,光伏与储能的结合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10年之内,光伏+储能有望成为全球最经济的电力能源之一;到2030年,光伏将具备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的条件,规模可能达到10亿千瓦级别的起步阶段。此外,在平价上网项目中,进行“光伏+”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光伏发电与农业、渔业、林业、养殖、旅游、教育、扶贫等业态的深度结合,在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土地的复合利用效率,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弥补光伏发电收益的缺失。
除了上述途径,老旧电站检测及升级改造也是平价项目参与企业的间接收益来源。通过老旧电站的技术检测,针对性地将平价上网中的产品和系统方案引入老旧电站中进行改造,能够有效提升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