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2月8日,广西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系列讲座第131讲暨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在南宁举行,这句话让笔者深有感触——拥抱人工智能,我们不能做旁观者,站在边上看;也不能做跟跑者,被动跟风跑。要做局中人,有争先的魄力,赢取发展的主动权。
如今,人工智能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全球经济版图。柳州是工业的柳州,工业实力雄厚是我们的优势,将人工智能务本求实,有所为地加速落地,助推柳州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需要我们在战略布局、产业革新、生态塑造三个方面主动争先。
争先布局,以“划重点”方式先试先行。发展人工智能需要远见与魄力,也需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柳州的汽车、钢铁、机械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应着力在这些底子好的龙头企业中,在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智慧物流等细分领域有重点的突破,打造智能产业高地,吸引相关智能产业链落地。以汽车产业为例,截至去年底,我市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250万辆,去年上市12款新能源车型,车型的新能源与智慧化是相辅相成的,柳州比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人工智能赋能。近日,思必驰1+N中枢大模型助力上汽通用五菱与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并首次实现上车应用,这说明我们的企业敏锐嗅到人工智能的机遇,积极且渴望地拥抱人工智能,值得点赞!
争先转型,以“新引擎”燃起燎原之势。人工智能是创新生态的较量。除汽车、钢铁、机械“老三样”外,柳州工业体系完备形成了以化工、建材、食品、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并存、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要在“老三样”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智能终端及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新三样”,带动发展一批化工、林木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前瞻布局AI+大健康、AI+现代农业、AI+文旅等新赛道,让“柳州元素”跨越的每一步都烙刻人工智能的印记。
争先揽才,以“强磁场”打造革新生态。加大力度引进人工智能人才的同时,我们也要拓展和丰富城市的创新场景应用,如在交通、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让人才来柳有用武之地,更贴合企业实际需求。此外,柳州拥有60万产业工人队伍,各类产业人才是柳州发展工业最强大的底气,在“说工业、话工业”的浓厚氛围中,更要培养他们“懂智能、用智能”。
以争先姿态拥抱人工智能,是一场关乎城市发展的技术革命。要有方方面面争先的胆识抢滩布局,敢做、敢干、敢为,一定能重振柳州工业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