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就在家门口,方便又快捷。”8月的柳州天气持续晴好,江面晚风带来的清凉,吹散白天的热浪。4日晚9时许,走进白沙大桥东站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站,络绎不绝进站的新能源汽车,在这里补充能量。市民覃女士的爱车刚好充满电,正准备将车开回居住的荣和天誉小区。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市区几乎随处可见充电基础设施,让新能源汽车车主安心又省心。
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绿色出行“续航”。
“我市累计建设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已超2万个。”市发展改革委能源科三级主任科员林邱俊近日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今年1—6月,全市新增新能源公共充电站点164个、公共充电基础设施1835个、个人充电桩4981个。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共建设有公共充电站点1981个/充电设施21171个,帮助个人建设充电设施31980个;建成出租车型换电站10座。柳州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40%。
数字的背后,是已基本建成的市区“十分钟充电圈”,更是柳州持之以恒构建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不懈努力。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汽车科科长梁焕强介绍,自2017年开始,我市就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重点打造“柳州模式—生态圈建设”工程(简称“柳州模式”),通过政企联动、市场驱动、配套推动等重点措施,快速打通个人消费市场,探索全场景应用生态模式,打造集乘用车、专用车、物流车为一体的“柳州模式”,成效显著,大大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1.3807万辆,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1755辆,同比增长26.18%,保有量和新注册登记量双双创历史新高。
产业在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加速前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更加完善。根据2023年底出台实施的《柳州市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打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升级版”实施方案(2023—2025年)》,我市三年要新建充电基础设施1万个。到2025年,实现充电基础设施“村村全覆盖”,A级以上景区均配建有充电基础设施。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我市旅游资源富集的县域之一,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6个。随着A级景区充电设施的不断新建、完善,驾驶新能源汽车前往三江游玩的旅客也更多了。7月27日至28日驾驶新能源汽车前往三江等地游玩的市民黄丽晓女士告诉记者,高速公路服务站以及景点内的充电桩,让她的旅途不再囧、更放心。
一叶窥全貌。“柳州模式”的成功,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滚滚向前发展的时代大势。
“我市正在全力推进实施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东风柳汽‘龙行工程’等重大标志性工程。”梁焕强介绍,近年来,我市整车企业每年发布新能源车型10款以上,2023年柳州本地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达45%,快速构建了百亿规模电池产业,也推动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柳州) 等研发检测机构落户柳州。今年上半年,全市汽车产业完成产值504亿元,同比增长18.4%。
好消息一个连一个。8月1日起,地方性法规《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条例》正式施行。作为我市首部涉及新能源汽车这个新兴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它以助推我市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智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保障体系和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为重要使命。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邵宁表示,该局作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日常监管部门,将围绕“让充电更安全、便捷、高效、智能”,打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组合拳”,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助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