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民营企业,为什么能拿下国家A级虫控企业资质?
一个在田里背着农药喷雾器的湖南小伙,凭借什么在柳州站稳脚跟,还买下两架直升机?
带着这些疑问,7月31日,记者走进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西科虹有害生物防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虹公司”),探寻其快速崛起的发展密码。
专注科技研发
实现“虫口夺粮”
盛夏七月,风吹稻田,扬起千重浪。
“嗡嗡嗡——”在广西一处稻田边上,科虹公司的操控手轻轻按下启动键,植保无人机就上了天。
不多时,视频图像实时传回地面,稻田里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在一旁的电脑屏幕上清晰可见。专家们对着屏幕现场会诊,讨论着如何对症用药。
很快,无人机再次起飞,在稻田上空匀速飞行,雾状的药液均匀地洒落在稻田中。不一会,一大片稻田的病虫害防治作业就完成了。
“过程看上去很简单,但其中用到的3个软件,都是我们下了大力气研发和申请的专利。”科虹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高级农艺师周志和介绍,用到的智能无人机光谱相机监测控制软件、智能无人机病虫害数据采集分析软件、智能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洒应用软件这3项专利,是公司拥有的13项发明专利中最具含金量的几项。
老农民常说,有收无收看天气,多收少收看植保。病虫害防治是个技术活,尤其需要掌握“火候”,才能实现“虫口夺粮”。
周志和说,智能无人机病虫害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就像害虫的“虫”脸识别系统,可识别农作物的不同生长状态,包括病虫害的早期迹象,实现对病虫害的高度敏感监测。植保人员通过对虫情动态实时远程监测,等于有了“千里眼”和“听诊器”,可以更好地为农作物筑牢安全屏障。
这一点,科虹公司总经理肖志科比一般人体会得更深。
引进航空植保
飞入田间地头
肖志科是湖南邵阳人,2000年跟随其兄来到柳州,办起了农药厂。刚起步时,肖志科摆过地摊,跑过销售,也曾下田打农药。
“2010年左右,想要找人打农药,一天350元工资都没人干。”肖志科说,既然存在这个市场空白,就有企业的生存空间。
于是,2012年4月9日,瞄准市场空白,科虹公司呱呱落地。初始阶段,该公司主要经营农药、防治器械等物资销售,以及“四害”消杀、白蚁防治、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等。随着业务量初见起色,肖志科租下了鱼峰区东环大道的一间门面,他的“农业科创梦”也从这里启航。
如何解决人力打药效率低下的难题,始终萦绕在肖志科心头。2014年,他前往黑龙江考察时发现,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已经出现了直升机和无人机的身影,而广西的病虫害统防统治还处于人力打药的原始阶段。
“做企业,就是要想常人所不敢想,为常人所不能为。”肖志科说,一个大胆的想法,就这样在他心里生根发芽——让直升机飞入广西的田间地头,助力农业科技化发展。
可一算账,买飞机需要600多万元,再加上各种配套设施和相关费用,总共需要投入1100多万元。哪来这么多钱?肖志科不打算认命,他咬紧牙关,决心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他抵押了房产,又找亲戚朋友借了钱,终于在2015年凑足款项买下了一架美国罗宾逊R44直升机。
直升机的投入使用,使农林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效率大大提升。以农林喷洒农药为例,不到一天时间,直升机就能完成1.1万亩的面积,而如果采取人工作业,需要请3000多人用上整整一天才能做完。
科虹公司因此成为广西首家运用直升机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的企业,2015年11月获得国家A级虫控企业资质。2021年,该公司营业额突破1.13亿元。
探索农业科技
竞逐低空经济
今年全国两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为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市公开向全社会征集柳州市低空经济相关企业信息。
“我们主要围绕农林飞行、应急救援等领域,在低空飞行设备、通用航空、无人机技能培训等方面,探索低空经济赛道。”科虹公司副总经理杨自华介绍。
目前,科虹公司承建的国家级项目“广西重大病虫疫情应急防控设施及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建有应急防治设备、物资储备库4000多平方米,拥有直升机2架,大疆、极目等品牌无人机108架。同时,还邀请专业师资团队,开设了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培训班。
“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创新。我们作为一家专注于农林和城市病虫害防治的服务型企业,想要在行业中突出重围,一是靠质量,二是靠客户需求,三是靠新技术、新场景、新服务的不断创新。”肖志科说,公司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赋能带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手记:
短短12年,科虹公司从一间小门面,发展为营业额突破亿元的规模以上企业,靠的就是长远眼光和过人胆识,发现人所未发现,敢为人所不敢为。在柳州,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像科虹公司一样,与时代同行,在不同领域构建核心竞争力,修炼属于自己的“独门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