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酸嘢摊。”近年来,广西精心打造“桂字号”产品,全力推动“酸”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广西柳州市青山绿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山绿水公司”)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让酸品制作走进生产车间、走上生产线,并形成自主品牌,以特色小吃带动“舌尖经济”发展,年营业额超1000万元。
小摊起步 形成品牌
7月8日上午,在青山绿水公司生产车间里,清新的果香与淡淡的酸味交融,工人在酸品生产线上给新鲜水果去皮、切块、腌制、装袋,井然有序。制作好的酸品,有的发往柳州市内的“酸谜谜”直营店,有的通过冷链物流去往全国各地,让酸品爱好者一饱口福。
“从前很难想象,小小酸嘢竟能逐渐走上规模化生产的道路,释放出那么大的能量。”青山绿水公司负责人谢连珍介绍,18年前,她和丈夫刘润辉在基隆开发区兴隆大道一带,摆了一个售卖酸品的摊点,从来没有想到能够做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18年里,谢连珍夫妇的酸摊不断“壮大”,先是变成了80平方米的小店,后来不仅开设10多家直营店,建立自己的品牌“酸谜谜”,还建成1000平方米的酸品加工厂。
在广西酸品以其独特的风味“攻占”越来越多人的舌尖时,青山绿水公司酸品产量和订单量稳步提升,每天生产各类酸品约1吨,“酸谜谜”品牌的影响力越做越大。
稳定出品 创新品类
在万物皆可腌酸的柳州乃至广西,想要获得市民“舌尖的认可”并非易事。腌酸的果蔬是否新鲜、味道是否醇正,人们一尝便知。
谢连珍做酸18年,深知好的原材料是腌好酸品的基础。
“每天清晨5点左右,公司工作人员会到农贸市场精心挑选腌酸的果蔬,对果蔬的外观、鲜度、风味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谢连珍说,即便是长期合作的商户和农户,他们也从未降低对果蔬品质的要求。
酸品好吃的“秘诀”还在于醋。为了保证酸品味道的稳定,谢连珍和刘润辉走遍区内外考察学习各类酸品、泡菜的制作工艺,历经10年开发出腌酸的专用醋。青山绿水公司使用专用醋腌制后的酸品酸甜适中,售卖时辅以辣椒粉等搅拌调味,丰富口味层次,这也形成“酸谜谜”的特色。
作为青山绿水公司的负责人,谢连珍和刘润辉既是酸品的“把关人”,也是“尝鲜者”。
采访时,谢连珍桌上的一碗百香果杂酸吸引记者的注意力,那是“酸谜谜”的新品。谢连珍说,每一款酸品在上市前都要经过他们反复品尝。
如今,“酸谜谜”直营店里每日供应近40种酸品,分为传统蔬菜酸和水果酸,公司开发品类总数达60种,数量是一开始摆摊时的5倍。
青山绿水公司还会选择应季果蔬和当地特色水果,丰富酸品品种。谢连珍说,公司不断加强与瓜果蔬菜种植基地的合作,计划挑选当地优质果蔬品种,打造自己的种植基地。
当前,柳江区里高镇万亩青花梨生产基地迎来丰收季。青山绿水公司挖掘当地青花梨产业价值,开发了青花梨酸品,迈出延长产业链、拓宽农产品销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一步。
珍惜骨干 回馈社会
从夫妻摆摊卖酸到如今50余人的团队,历经打拼创业的谢连珍和刘润辉深知其中艰辛,也倍加珍惜在事业上陪伴他们前行的骨干。
谢连珍说,他们一直把帮助员工成家立业的想法放在心里,并在去年付诸行动,为7名员工在公司附近楼盘付清房屋首付款,花费上百万元。
“95后”员工林文付就是受益者之一。在公司工作7年,他从青涩的新人成长为做事干脆利落、井井有条的“得力干将”,他的勤劳敬业被刘润辉夫妇看在眼里。
林文付说:“感谢公司的付出,现在生活幸福安稳,工作也更有干劲了。”如今,来自贵港市的他在柳州扎稳脚跟,组建了家庭,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业务蒸蒸日上的青山绿水公司,还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吸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就业。
7月8日,员工王梅在铺面忙碌着,只见她麻利地为顾客挑选酸品、称重打包。这家铺面是公司与柳江区残联达成合作意向,试点设立的残疾人创业就业爱心空间。
“用劳动创造价值,很有意义。”王梅表示,曾经,她因腿脚不便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如今这个岗位让她得以回归社会、靠双手补贴家用。
谢连珍表示,公司还计划在果蔬处理、酸品售卖等环节增设更多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就业岗位,回馈社会,将“人情味”传递下去。
记者手记:青山绿水公司将酸嘢从路边摊带进生产车间,以产业化、规模化思维,不断创新品类,不断延长产业链,让特色小吃释放出更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