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后补贴时代”。在取消地方补贴、2020年补贴整体退出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低价优势不再。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将目光聚焦到以政企联动为核心的“柳州模式”,其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中的创新思路、做法和宝贵经验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可借鉴性,对“后补贴时代”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柳州模式” 交出亮眼成绩单
2017年起,柳州创新建立“政企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探索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柳州模式”:政府与本地车企密切合作,研发适合城市使用、具有电动汽车优势和企业技术特长的车型;同时从购买上牌、行驶路权、停车便利、充电设施建设、电价优惠等方面发力,共同对新能源产业及生态应用环境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布局。
在这样的思路下,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了定义为“家庭第二辆车”的宝骏新能源汽车“小E”。二座车型小巧灵动,城市出行更便捷;续航里程达250公里,百公里耗电量约为10度,每公里花费约0.06元,集绿色、环保、经济、便捷等众多优点于一身,宝骏E100、E200受到广大顾客的青睐。
三年之后,再看成效,“柳州模式”成果斐然:根据全市最新新增车辆上保险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市纯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由2017年的9.7%升至27.7%;据不完全统计,市内日常通勤私家车每百辆车中有23辆为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出行率已达到了23%。短短三年的时间,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般,已然“飞入寻常百姓家”,柳州已步入新能源汽车时代。
出行率越高,意味着充电和停车服务要更便捷更周到。利用公共区域闲置资源设置专用停车位、出台相关措施对充电设施给予补贴和示范推广、享受畅行公交车道通行特权……“柳州模式”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发展破解了停车难、充电难、出行难三大难题。
“柳州模式”
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
当前,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时代,“柳州模式”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柳州模式”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这些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柳州模式’是国内二、三线城市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性模式,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在新能源汽车过去取得的成绩里,大城市的推广大概占50%左右。而能否把新能源汽车向更广大的二、三线城市推广,是决定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洞悉用户需求的产品、优惠便利的政策与政企联动的积极配合,共同造就了‘柳州模式’的成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董扬总结了“柳州模式”的成功经验: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开发确有市场需求并能发挥电动动力特长的车型,并不是一味加大里程,谋求补贴;二是以用户为中心,认真调查研究,从多方面制定方便电动汽车推广的政策措施,并切实落实;三是政府和企业密切合作。
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5万辆,与全市专用停车位、充电设施(含充电插座)个数的比例约3:1。其中,充电设施比例提前达到了中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对2019年车桩比3.2:1的预测。经过一段时间“柳州模式”的探索,新能源汽车的增加不但没给城市公共资源增加负担,还推动了城市资源集约化发展,为“使用—停车—充电”三者建立了良性互动生态。
7月12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广西模式”正式启用。从今年开始,全区积极推广“柳州模式”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生态环境配套建设,满足用户出行和使用诉求,解决充电难、停车难、出行难等问题,打造城市出行“新生态”。“柳州模式”升级为“广西模式”,证明了“柳州模式”能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案例,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