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稳步向前气象新 ——从经济数据看我市第一产业发展

2024-02-21 11:15:10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董明 张捷   浏览:130 评论(0

无论风霜雨雪,都阻挡不了砥砺前行的步伐。

2023年,我市克服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的困难以及复杂多变发展环境的考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79.09亿元,同比增长4.6%,第一产业稳步向前、气象更新——粮满仓,“饭碗”端得更牢;特色浓,农民荷包更加鼓;品牌响,柳州农产品加速走向海外……

基本盘稳健,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2月上旬,柳江区百朋镇五九村利用冬闲田试种的300亩小麦长势良好,小麦已灌浆,在田里查看小麦长势的人们对丰收充满信心和期望。柳江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韦冬梅介绍,去年10月底,该示范区晚稻收割并平整土地后开始播种小麦,预计今年3月底可收获,不影响4月份的春耕作业。

尝试“稻—稻—麦”种植模式,是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市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扎实推进第一产业发展的缩影。

仓廪实,天下安。2023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22.96万亩,产量74.73万吨,产量较上年持平并略有增长。

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不仅是农民的增收支撑,也成为城里人生活品质的保障。

产品丰盈,风景如画。2023年,从南边的柳江区到北部三县,9个农业特色产业带产品稳步发展:蔬菜(含食用菌)产量330.33万吨,同比增长4.5%;园林水果产量149.32万吨,同比增长8.7%;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4.7%;生猪出栏同比增长4.3%;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1%;蚕茧产量同比增长6.3%;甘蔗产量同比增长10.5%;茶叶产量同比增长3.3%;中药材种植面积8.96万亩。

连绵青山,竹木飘香。初步统计,2023年,我市林业总产值930亿元,其中林业一产产值46.05亿元,同比增长4.2%。

稳中谋进,融合加速,亮点纷呈。

——产业链不断延长。尤其是茶叶、水果等产品深加工突飞猛进。目前,全市新增30家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茶及饮料原料产值约20.88亿元;金桔也已生产鲜汁饮料、果脯、蜜饯等20多个金桔系列产品,截至目前销售额超2亿元,2023年“融安金桔”实现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65亿元;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669.9亿元,同比增长11.5%。

——新模式扩大应用。其中“家庭牛场+牛品种改良”利用农户闲置房屋和庭院做牛场,种植牧草并充分利用当地的甘蔗尾、玉米秸秆等加工成饲料喂牛,因为养殖成本低、促农增收效益明显,已经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殖车间、集装箱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现代设施渔业项目大力实施,实现产量约1100万公斤水产品。

——新业态蓬勃发展,柳江区百朋镇怀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三江侗族自治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城中区“山水花韵,画卷城中”线路入选2023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夏季)精品线路。

动力源强劲,绿色发展后劲充沛

“桂柳05136”占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的38%;甘蔗生产、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小蚕人工饲育走在全区前列……

创新驱动,以良种良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目前,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研育的甘蔗品种“桂柳05136”在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500万亩。融安金桔品种也不断升级,从普通金桔到脆皮金桔,再到现在的脆蜜金桔,变的不仅是名字,是品种,更是效益。脆蜜金桔收购价平均每公斤达30元。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这条大道上,柳州跑出了加速度,跑出了特色。

通过“政府+企业+高校”联合研发模式,柳州目前有甘蔗联合收割机、甘蔗割铺机、甘蔗剥叶机、甘蔗打捆机、甘蔗中耕培土机等产品,并推出“耕种管收运”一体化的甘蔗生产分步式机收集中剥叶除杂等设备,甘蔗“三高一低”(破头率、含杂率、损失率高和出芽率低)的痛点得到有效缓解。

“柳产微耕机不仅轻便灵活,适用山区丘陵地带,还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柳江区种植户韦树民说,他在水稻育(插)秧、植保、收割等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

甘蔗种收机械化、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已是常态,无人机管理也是寻常,采茶、采桑等产业机械化方兴未艾。去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3%。

种养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也给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稻虾螺生态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开发与示范项目,是广西“双百”稻虾生态养殖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示范的子课题。“稻虾螺生态共生模式投入少、效益高。与单纯养螺蛳相比,每亩增收2000多元。”示范区负责人兰健勇介绍说。目前,全市“稻+螺+虾”种养技术推广规模超过15万亩,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产业规模初步显现。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乡村宜居宜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按照“因地制宜、政府引导、政策推动、科技支撑、市场运作、多元利用、重点推进、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我市以水稻、玉米、甘蔗、蚕桑等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为主要利用方式,全面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2022年以来,全市农作物秸秆产量约138.6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89.24%。

影响力扩大,柳州农产品向海图强

1月31日,融安县蚂蚁农业有限公司4000件融安金桔运往海关出口迪拜。公司负责人韦小东介绍,2023年至2024年融安金桔季,他们以整车形式出口迪拜的第五车融安金桔,合计4万件约75吨。

打响品牌,首先要手中有牌。

“稳存量、优结构、增总量”,我市重点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2023年,柳州农业“三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达标合格农产品)”持续获得突破——20家稻田鲤鱼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填补了我市绿色食品只有种植产品而没有水产品的空白;粉用稻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2023年广西唯一入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群……

目前,我市有效期内的绿色食品包括融安金桔、香葱、巨峰葡萄等185个,有机农产品包括油茶(油茶籽)、茶(茶青)、红茶、绿茶等45个。

打响品牌,必须突显地方特色。

去年底,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布,“柳江鸡蛋”“融水灵芝”上榜。这也是我市大力推动“广西品牌目录”优先品牌引领发展战略取得的成果。

目前,柳州拥有中国、广西农业品牌目录品牌63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1个、农业企业品牌21个、农产品品牌21个、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打造了“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柳城蜜桔”“融水田鲤”“融水紫黑香糯”“柳州螺蛳”等2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有实力,品牌有名气,柳州的农产品加速走向海外,品牌效应加速形成。

“产品从国内走向国际市场,销售至欧盟国家的产值达20万元。”三江侗族自治县御香茶业有限公司厂长曹爱明介绍,三江御香绿茶、红茶于去年4月获绿色食品认证,不仅打开了海内外市场,还形成产销两旺效应。当年的产量约300吨、产值3000多万元,两项指标均提高约30%。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融安金桔、融水大苗山冬笋、柳江莲藕、鹿寨蜜橙、沃柑、砂糖橘等农产品出口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迪拜、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出口量约4万吨,同比稳步增长。柳州螺蛳粉作为深加工农产品,出口保持良好势头,新增智利、日本、德国等14个国际市场,出口货值约1亿元,同比增长38%。

春风已至,春意渐浓,广袤田野,希望无限。



文章关键词: 稳步 气象 经济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