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对我国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出专项部署。《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万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产业的主管部门,在落实《方案》相关工作部署方面有哪些考虑?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负责人任爱光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与产业协同发展。
任爱光介绍,工信部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关于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连续11年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年度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累计支持300余项研究项目。
“工信部聚焦重点产业链,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专利导航与布局研究,提升攻关针对性和有效性;畅通重点领域专利审查“绿色通道”,提升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效率。规模以上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每亿元营业收入高价值专利数十年间提升3倍以上。”任爱光表示。
任爱光表示,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推进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工作,累计培育2800余家试点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促进专利等成果落地转化。同时,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2022年以来,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核查处置涉侵权假冒等违法违规网站(APP)5.2万余个;举办“制造业知识产权大课堂”“制造业知识产权国际化能力提升”培训等活动;已遴选244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产业信息等公共服务,累计服务企业超130万家。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按照《方案》要求,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关键堵点,提升知识产权强链护链水平。”任爱光表示。
一是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做好高质量知识产权组合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市场效益;鼓励部属高校等完善职务科技成果管理体系,采用多元化手段盘活存量专利,激发创新活力。二是强化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能力;开展“三赋”全国行系列活动,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三是开展跨领域融合背景下知识产权运用规则、前沿技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研究,做好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四是以工信部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次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