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资源再生 绿色蓄能 ——聚焦柳州“新字号”新兴产业系列报道之五:节能环保产业聚集效应初显

2023-10-13 10:32:27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朱柳融 实习生 文希蕾   浏览:258 评论(0

作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产业聚集效应初显,吃“废”吐“金”的循环利用串起绿色产业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垃圾化身绿色电能

你知道吗?从去年4月至今,我市有约5亿千瓦时的电能是经过生活垃圾再利用获得的。

9月19日,记者走进位于叶山路的柳州市静脉产业园,一座银白色蜂巢式现代化建筑内,包裹着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电厂。在该厂的中控室内,技术人员正通过眼前的电子屏幕和实时数据,远程监控焚烧锅炉、发电机设备运转。

“每天约有2000吨来自市区的生活垃圾,被运送到这里,经过层层处理后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柳州康恒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说,自2022年4月投产以来,公司累计处理生活垃圾超过106万吨,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

陈杰介绍,除了产生电能外,公司每天有100吨工业余热变为绿色热源,被输送到洛维工业园,供给需要热能的企业使用。

在柳州康恒新能源有限公司旁边,是餐厨垃圾处理厂,该厂同样吃“废”吐“金”。每天约有200吨餐厨垃圾被运送到此,经过相关工艺处理后,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通过管道输送至生活垃圾焚烧厂产生电能供给城市居民;预处理产生的粗油脂变成肥皂、润滑油等产品的原料……截至8月31日,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餐厨垃圾总量达4.27万吨。

记者从市水务集团获悉,柳州市静脉产业园规划用地3982亩,将建成以生活垃圾焚烧为核心,具备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废物、污染土壤、市政污泥等综合处理功能,并利用项目间协同效应,实现园区内热能、电能、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我市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21.4万千瓦。

废钢“重生”循环利用

在距离柳州市静脉产业园约30公里的柳州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内,柳州市钢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州钢裕)的车间机器轰鸣。生产性废旧金属、废旧汽车、废旧电动自行车等,经过自动化生产设备分拣、筛选、加工后,变成炼钢原材料,打包成符合钢厂生产规格的钢块后,被送到柳钢集团。

柳州钢裕是柳钢集团控股的一家废钢再加工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丁恩银介绍,回收的废钢经过物理加工后,成为炼钢原材料得以重新利用,达到再生资源从回收、分拣、加工到再生利用的循环。“这些再生钢可以替代铁矿石,不仅能够降低钢企生产成本,也能减少钢铁生产的污染物排放。”

丁恩银说,自2017年7月公司成立以来,累计产值突破百亿元,拥有再生钢铁年加工能力达100万吨。

目前,柳钢集团通过建立废钢再加工产业链,带动了柳州钢裕等5家企业开展废钢重新炼再加工。柳北区重点推进柳州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项目建设,鼓励废钢加工、汽车拆解、金属深加工、钢材仓储物流等项目入园,形成废钢循环利用闭环产业链。

绿色产业链不断延伸

在日前举行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仪式上,北部生态新区阳光新能源基地及装备制造项目、三江侗族自治县200MW/400MWh储能项目等,作为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上台签约。

据悉,北部生态新区阳光新能源基地及装备制造项目投资92亿元,项目将建设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设备、储能系统装备和光伏组件产能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这意味着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又朝前迈出一步。

今年2月,随着首台风力发电机组下线,位于北部生态新区的柳州零碳产业园开启投产阶段。一台台风力发电机组被发往融水苗族自治县、鹿寨县,以及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风场,成为生产清洁能源的重器。

截至今年6月,我市电源装机规模达334.4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62.5%,新能源装机占比32.2%,累计投运风电场项目10个,分布在融安县、融水县、三江县。



文章关键词: 节能 环保 聚集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