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油气巨头已拿下欧洲海上风电50%份额 中国“三桶油”却是另一番景象

2019-07-25 16:16:38   来源:   浏览:159 评论(0


2019-07-25 08:17:21 能见Eknower

在新一轮能源改革中,油气公司的转型虽然不像煤炭企业那样“迫在眉睫”,但看清其转型路径却已是眼下必须之事。

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及成本的逐步下降,欧洲油气巨头们行动迅速。不但有BP、壳牌等国际知名企业的积极入局,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甚至将沿用了46年之久的名字由“Statoil”改为“Equinor”并随后收购了当地国企的海上风电资产。海上风电似乎已经成为欧洲油气企业转型的“突破口”。

截至目前,欧洲50%以上的核准、在建、新建的海上风电项目基本都集中在资本丰厚的大型油气公司手中。预计2030年后,欧洲每年新增海上风电将达3000万千瓦以上。

可以预见的是,海上风电即将成为欧洲油气巨头公司博弈的主战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三桶油”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巨头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的表现却显得无比淡定:只有中海油宣布二次进军海上风电市场,中石油和中石化至今仍然无动于衷。

不可否认的是,资产上千亿乃至万亿的大型石油公司转型确实还需从长计议,但已然错失海上风电发展良机的“三桶油”何时才能实现“大象转身”?传统的油气公司又为何将海上风电视为企业转型的突破口之一?

NO.1

欧洲石油巨头纷纷入局

实际上,基于海上风电与海上油气较高的业务契合度以及相似的供应链和技术要求,欧洲的传统油气企业对海上风电的发展信心一直坚定不移,并纷纷入局。

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 Plc),早在2004年,便已杀入风电领域,2017年又制定了加大可再生能源领域投入的目标,并积极瞄准了英国和德国的海上风电市场。

如今的“海上风电巨头”沃旭能源Ørsted(原DONGEnergy)在完成油气业务剥离后,在海上风电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激进扩张战略。先是在2016年7月以令人吃惊的价格中标荷兰2个海上风电项目,随后又在2017年4月在德国海上风电竞标中“不出意外”地中标两个零补贴项目,近期又剑指世界首座海上风电制氢,满怀斗志,野心勃勃。

2018年5月,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把沿用了46年的名字改为Equinor,新名字中将不再包含“石油”两字,随后Equinor收购了当地国企的海上风电资产,将业务逐步拓展到海上风电领域。

此外,挪威的石油巨头克瓦纳(Kvaerner)集团,也在今年年初宣布进军海上风电,与改名之后的Equinor签订了海上风电场设计漂浮式基础合同。

在欧洲风电领域业内人士看来,技术进步推动了度电成本的大幅下降,油气公司正是看到了风机成本巨大的下降空间,才决定投资这个颇具前景的领域。

NO.2

“三桶油”的新能源转型之路

海上风电的成功探索,让欧洲传统的油气公司似乎抓住了转型的突破口,再反观国内的油气巨头“三桶油”的业务转型却并没有那么乐观。

其实,作为上一轮能源转型的最大受益者,石油行业也曾如日中天,风光无限。可以说“三桶油”一度手拿金腰带,稳坐钓鱼台,巨头地位无可撼动。

然而,油价的骤然下降打破了这一局面。供需失衡下,国际油价长期低位运行,利润大幅缩水,石油公司瞬时举步维艰。随后为了顺应潮流,“三桶油”开始关注低碳的清洁能源产业。

最早布局的是中海油,但最终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2006年,中海油就已经将海上风电列为“未来30年重点投入领域”,并在次年投资自主建造了中国第一座海上风电。

遗憾的是,随着大力倡导新能源的傅成玉调离以及国内的风电行业迎来第一轮寒冬,中海油自此告别风电领域。意外的是,寒冬过后,风电行业马上迎来了高补贴红利期,“回过神”来的中海油于今年7月重新开启了海上风电业务,但却错失搭上这趟时代列车的最佳时机。

同为油气巨头的中石化,进军清洁能源也有非常明确的选择。在这一轮选择中,中石化看中的是新能源汽车,并为此深耕多年。此外中石化在氢能和地热等方面也在大力布局,但是却并未进入风电领域。

而属于保守派的中石油的布局则更加谨慎。在新能源转型之路中,选择了与主营业务相近的煤层气、燃料乙醇及油砂。

未来,中石油和中石化是否像全球其他油气巨头一样投资海上风电,我们不得而知。但可喜的是,这些“油气巨头”们,正在告别保守,力争在新能源领域中找寻未来。

文章关键词: 油气巨头已拿下欧洲海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