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制造强市”崛起创新集群

2023-08-16 19:13:05   来源:经   浏览:68 评论(0

  编者按

  “制造强市”坚实的工业底盘正在成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厚植的沃土。在苏州、西安,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技术、人才资源丰富,为培育先进制造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多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茁壮成长”,不仅加速突破“卡脖子”难题,还将多个产业创新集群串珠成链,为产业发展提供海量的应用场景,提高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成为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强劲引擎。

  西安:先进制造业牵引区域增长

  记者 董道勇 雷肖霄 

  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紧抓“双中心”核心区建设机遇,聚焦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支柱产业,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果,实现生产总值1614.72亿元,同比增长8.4%,区域经济发展含“新”量持续提升。

  支柱产业稳健发展

  作为西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地,西安高新区持续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稳健,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支柱产业的引擎作用充分凸显。

  2021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加速加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配套产业,聚合产业发展势能。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8.6%,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36.85万辆,同比增长23%。以比亚迪为例,目前在西安已形成年产6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规模,12GWh电池项目正加紧建设,建成后高新基地将达42GWh电池产能。

  除比亚迪以外,西安高新区还吸引了三星环新、众迪锂电池、航天民芯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区。依托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里正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的领头羊、企业创新创业的加速器。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向上发展势头,与汽车产业形成“双翼”发展的格局。其中,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一二期项目月产能达26万片;奕斯伟一期三阶段项目实现满产,月产量达50万片……

  在先进制造集群方面,今年上半年,德国BBS集团中国区西安研发中心项目、中熔电气三期扩产项目顺利签约,汉唐森源研发基地、增材制造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众多项目落地持续为西安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科创势能加速释放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着力培育科技型创新中小企业,大力提升技术转移转化效率,围绕“新型研发机构-科学园-科学城”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实施39个“科创高新”项目,科创势能加速释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438家,同比增长超40%;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720亿元,同比增长12.7%;培育入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0余家;储备各类上市后备企业195家。

  产业发展离不开从实验室样品到工厂产品的最后一跃。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持续做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立全市首家医疗器械领域概念验证中心,助力创新主体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目前,西安高新区已聚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210家,以企业为主的创新平台146个,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加速成型。

  企业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新区优质的科创生态氛围。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科创九条”政策预计兑现资金5亿元,惠及企业7000余家;布局高新区产业引导基金,撬动基金总规模114.7亿元;成功发行技术交易产权ABS项目,落地技术研发信用贷,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惠企政策精准落实

  产业集聚的背后离不开高效的服务供给。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全力推动退税、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精准落实,惠企政策精准落实顺畅无阻,助力各类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累计为4000余家市场主体兑现“三次创业”惠企资金超4亿元;累计为1000余家企业兑付“免申即享”等政策资金1.62亿元;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和缓缴政策共6.18亿元,惠及企业3万余户。

  在提升服务方面,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通过持续深化“分级分类审批”“联合验收”“多测合一”等改革举措,完成低风险项目“告知承诺制”审批项目36件,一般风险项目“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156件,进一步提升工建审批效率。例如,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大规模智能生产基地项目从拿地到动工10天办结,重点项目落地跑出“高新加速度”。

  此外,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持续加快推进7个方面、239个项目,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其中,位于都市创新片区的儿童医院已建成运营,鱼化卫生服务中心已开工建设,国际会议中心二期、瑞邻中心、夏中心等7个项目加快推进,公共设施更加完善,产业布局更加丰富。一系列举措为西安高新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汇聚起澎湃动能。

  苏州:集聚资源壮大先进制造业

  记者 刘巍巍

  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三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数量约占全国的1/15;40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四;今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6910.4亿元,同比增长9.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2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53.7%……这些数据彰显出经济大市苏州先进制造业的硬核实力。

  近年来,苏州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及25个制造业细分优势领域,集聚资源要素、厚植创新生态、壮大产业创新集群,奋力描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体系现代化新图景。

  错位布局 集群成势

  当前,基于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材料的半导体激光器总体市场需求超过百亿元,且呈现高复合增长趋势。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氮化镓激光器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如今,这一局面将被打破。

  在7月初举行的2023年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上,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光华芯”)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下称“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成立氮化镓激光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公司,加速国产氮化镓激光器芯片落地。

  长光华芯董事长、总经理闵大勇介绍,新公司预计今年底完成蓝光、绿光芯片产品的工程样片和种子客户验证,明年建成国内最大的氮化镓激光器芯片量产线并实现全系列产品量产出货。

  本次合作的达成,是苏州先进制造业集群统筹布局、联动发展的生动缩影之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代表的是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主要集聚区的苏州纳米新材料产业创新集群,总体规模约占全国的30%,拥有纳米新材料产业核心企业近600家,2022年产值规模达1460亿元。

  长光华芯则是以苏州高新区为主阵地的光子产业创新集群核心企业,其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2022年,苏州光子产业产值规模达3600亿元。

  2022年初,苏州市委市政府以“一号文件”形式出台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和光子产业、集成电路等25个制造业细分优势领域,高水平构建一批具有苏州特色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苏州下辖10个区域板块,聚焦各自产业特色选准发力方向,既有联动、亦有错位。

  昆山市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张家港市培育以新能源、特色半导体、智能高端装备三大产业为引领的高水平创新集群;太仓市依托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推动航空航天、新材料、创新药物及器械等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吴江区以化纤面料为切入点,构建高端纺织先进制造业集群,涌现出恒力集团、盛虹控股集团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一年多来,苏州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势,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三个万亿级产业持续攀高,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子、汽车整车、电子及零部件等多个千亿级产业加速崛起。

  抱团攻关 补链强链

  苏州集聚了16万多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3万家,涵盖35个行业大类、172个行业中类和513个行业小类,是我国乃至全球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王世文说,坚实的工业底盘为苏州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抱团攻关、补链强链、数实融合上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以来,苏州以关键重要技术攻关为牵引,建设了约50个“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抱团攻关,成为苏州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常态。

  细胞培养一次性反应袋是单克隆抗体药物生产的关键设备,过去依赖进口。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与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下称“信达生物”)联合研发,通过改进膜材料与结构攻克反应袋关键材料制备难题,产品在信达生物成功应用后,开始面向全行业大规模推广。

  苏州市科技局局长徐积明表示,集群是创新的最佳组织形态,抱团攻关强化了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能力,有助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

  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茁壮成长”不仅突破了多个“卡脖子”难题,还串联起多个产业,提高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高性能微球材料产业化。10多年来,创始人江必旺带领团队攻破技术难关,开发出世界首创的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应用在生物制药、平板显示、医疗诊断等领域,扭转了长期由国外企业把持产业的“卡脖子”局面。江必旺说,高性能微球国产化,降低了我国高端生物制药成本,增强了产业链的安全可靠性。

  光子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少数”,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具有极强的赋能作用。苏州光子产业如同一条隐形动脉,不仅将多个产业创新集群串珠成链,还获得了自身发展所需的海量应用场景。

  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的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车载摄像头生产车间内,多台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一派繁忙景象。这家布局汽车电子、智能驾驶、车联网等产业领域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得益于自动化设备的有效运用,生产效能大幅提升,年产驾驶配套摄像头400多万套。

  苏州计划用三年时间(2021年-2023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截至2022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覆盖面达92.9%,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4家、省级智能工厂24家、全球“灯塔工厂”6家。

  整合要素 涵养生态

  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要素整合和生态涵养缺一不可。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两年多来,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应用方向,形成了以“设备辅材-衬底外延-器件”为核心、以下游应用为支撑的完整产业链,在国际上率先突破6英寸单晶衬底等前沿技术。

  国创中心释放创新动能,是苏州引育重大科创平台赋能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鲜明注脚。苏州搭建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等重大创新载体,建好用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并与260多家国内外高校院所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基本的创新工具,助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资本是构建创新生态的源头活水,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6月,坐落于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的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阿特斯”)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苏州科创板企业数量达到50家,约占全国的10%。科创板“苏州军团”有着鲜明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标签,如“激光芯片第一股”长光华芯、“中国机器视觉第一股”天准科技、“机器人关节第一股”绿的谐波等,阿特斯则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商和太阳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为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拥抱资本市场,苏州出台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育林计划”“参天计划”,并为优质科创型、创新型企业提供从上市培育到上市后做优做强的全周期扶持。

  苏州还设立专项科创投资基金,为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多业态支持。

  苏州默迪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默迪夫生物”)专注多肽细分领域,服务全球客户超400家。今年,默迪夫生物总部及多肽研发生产基地在苏州浒墅关落成,预计2024年营收可达1亿元。

  默迪夫生物执行总裁李乐说:“早在2021年,处于初创期的企业获得浒墅关牵头成立的融晟基金投资近2500万元,解资金短缺之急。”

  目前,苏州备案私募基金超过2400只,管理基金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

  引进一个人才、创办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直以来,苏州把人才作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努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通过创办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苏州累计吸引4万多名全球高端人才参会,落户项目近1.1万个。目前,苏州人才总量超370万,高层次人才总量超38万,连续11年入选“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文章关键词: 制造 创新 集群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