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已于近期揭晓。50强企业是中国环境产业各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对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环境商会在发布榜单的基础上,联合和君咨询推出《2022中国环境企业50强分析报告》,期望通过对50强企业的整体分析,展示这一群体特征,探讨环境产业发展趋势。这50家企业作为一个群体的发展变化及与整个环境产业中的数据对比,都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环境产业发展的格局和动向。
从二十大报告看未来生态环保产业发展
10月16日至22日,党的二十大在京隆重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未来一段时间党和国家的总体方向和重点工作。
报告中提到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表述,无疑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引,对于生态环保产业企业来说无疑十分重要,本文试图站在产业的视角,与业内企业共同研读报告,学习领会精神,揭示产业未来发展走向。
报告共分为十五个部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一、三、十部分中。
报告在第一部分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出“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形势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而十年来,我们通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努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表述,是对我国过去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了定性总结,也奠定了我国生态环保工作未来的总体基调,值得业内企业深思。报告同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但对比十九大报告中“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的表述,这一表述在程度上明显轻了很多。
应该如何准确理解“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和“任务依然艰巨”呢?生态环境部也给出了解释,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转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工作对象已经迎来了量变到质变的时期,产业本身也必然会随之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近年来城镇污水、生活垃圾焚烧等传统环保领域新建项目大幅减少的事实都在佐证着这一变化正在到来。而另一方面,未来生态环保产业并不会因此“无事可做”,恰恰相反,我们的工作“任务依然艰巨”,但未来各级地方政府的需求将不再以传统污染治理为重点,而将是更大范围和更高层面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转型发展”需求,这项工作自然要比单纯的污染治理更加艰巨。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业内企业亦将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同样也是更大的机遇。
进一步的,报告在第三部分提出了“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的奋斗目标,并在第十部分明确了重点工作方向。
在重点工作方向层面,报告首先做了总体论述,即“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里特别提请读者注意“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表述,如果说前三个词都是手段,那么最后的“发展”才是最终目的,也再次暗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并非“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笔者认为这一导向值得所有业内企业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的时候深思熟虑。
接下来报告分四个方面做了重点任务的具体阐述。
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对比十九大报告“推进绿色发展”的表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过去五年,我国绿色发展工作尚处于建体系、建制度、打基础的起步阶段,而二十大报告则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型步伐,“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不言而喻,这里面蕴含着大量的产业机会,而其中与生态环保产业最直接相关的,一是清洁能源,二是资源循环利用。因此,笔者在这里再次强调,我们认为环保产业的未来,一在清洁能源,二在资源循环利用,希望引起业内企业的重视和思考。
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对比十九大报告“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表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五年前还有很多突出问题要去着力解决,五年之后,生态环境已经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因此未来的重点工作方向,是要进一步“深入”,首先在“防”,然后是“治”,要在五年前“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成果的基础上,思考如何“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好三大保卫战。这都意味着,过去大力投入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的时代将一去不返,业内企业即将迎来的是精耕细作、以防为主的新时代。
对于蓝天保卫战,未来的重点方向是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加强”可吸入颗粒物、温室气体、VOCs等“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即从单点、单项治理向系统化、综合性治理转变。
对于碧水保卫战,未来的重点方向是在“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这里传递了两个十分重要的信息,一是政府意识到过去点状、段状治理黑臭水体的方式是行不通的,短期内可以消除黑臭水体,但很容易返黑返臭,因此报告明确提出要先统筹,要先把“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这一源头搞好,才能“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二是通过一些试点,政府意识到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现阶段条件还不成熟,不再着重提出了。
对于净土保卫战,未来的重点方向是“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而不再是“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笔者认为,这差异很大的表述主要是因为流域有典型的公共品属性,治理后的成果是全民共享的,没有明确的小群体受益方,因此理应由政府牵头推动,而土壤在我国虽然也属于公共品,但修复的成果会有明确的受益方,因此这项工作应交由市场机制解决,谁受益谁修复,政府要做的是避免新污染的发生。因此可以明确,土壤修复领域会一直保持目前平稳发展的状态,不会有流域治理那样突然爆发的机会了。
报告还指出要“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这与我国已经胜利完成脱贫攻坚战,进入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阶段相辅相成。
三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要基于碳汇机制,用市场化的手段推进植树造林、林地保护和退耕还林工作。同时,报告特别提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亦是旨在用市场化手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一步落到实处。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报告明确提出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不能蛮干冒进,不搞一刀切,同时指明了化石能源、新型能源、水电、核电等未来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生态环境的阐述总体思想就是:把环境污染治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即将迎来的是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实现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美丽乡村、实现美丽中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领域、多层面、多要素统筹协同推进。
而这样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以环境污染治理为主要业务的传统环保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样的巨大挑战,又蕴含着哪些巨大的机遇,值得所有企业深思并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