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走深向实:从“要我用”向“我要用”转变

2022-10-28 09:38:43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   浏览:110 评论(0


  安全生产大于天。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是很多企业的长期责任。建立安全生产台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到人,则是安全生产的典型场景。随着《“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落地见效,数字化转型推动着安全生产业务、安全生产场景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近期,面向安全生产领域,有一款新产品发布——用友BIP 3安环管理。该产品融合数字技术、贴近生产场景,构建真管、安全、好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管控平台,推动安全生产全要素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控,系统提升安全生产风险感知评估、监测预警、行为管控和响应处置能力,帮助企业实现绿色安全可靠运行,提升智慧化生产水平。

  用友网络安环管理产品负责人王兴华说:“我们把安全生产管理碎片化的问题统一到平台上,把人、机、料、法、环各个部门数据拉通,实现数据联动,从而改变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方式,推动安全生产管控从‘要我用’向‘我要用’转变。”

  剖析“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当前的重点和难点

  安全生产是企业高质量发展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企业的安全生产包括安全风险的辨识和计划,隐患治理的管理,以及特种作业是否合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等。

  在安全生产领域,我国提出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是世界安全管理领域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具有行业普适性。该机制要求对易发重特大事故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该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安全生产从机制到实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例如,以前安全生产可能更多侧重在班组级、车间级,企业高层、政府主管部门无法看到,应急管理水平提升受到制约。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和监管理念带来了转变。一是从静态分析向动态感知转变。二是从事后的应急向事先的预防转变。三是从单点防控向体系化防控转变。这三个转变,依赖于企业对业务现场的感知能力、机理模型的认知能力,以及体系化的运营能力。

  借助新技术,提升安全管控水平,成为从政府到企业以及到社会的普遍要求。2020年10月10日,工信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计划),要求提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该计划围绕“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从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打造新型能力、深化融合应用、构建支撑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其中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基础,建设新型能力是核心,深化融合应用是重点,构建支撑体系是保障。

  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新型能力,是指依托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应急处置、系统评估等五大新型能力,推动安全生产全过程中风险可感知、可分析、可预测、可管控。

  计划的发布与贯彻,提升了企业利用新技术提升安全生产管控的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一部分先进的企业,开始考虑如何通过平台建设和应用,改变人的行为,改变工作习惯,通过数据进行知识化提升。

  如何进一步深入实施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管理,推动生产、仓储、物流、环境等各环节各方面的管理模式升级,促进跨企业、跨部门、跨层级的生产管理协同联动,成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当前的重点和难点。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融合应用需解决6大挑战

  当前,企业安全生产涉及的维度多、问题多,后者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即:风险辨识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特种作业不合规、应急能力不匹配。王兴华表示,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面临6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有系统缺数据。很多企业不缺安全管控系统,缺的是数据和模型的沉淀,尤其是缺乏生产现场数据。很多数据的源头不是基于设备,而是基于人工填报,而人工填报又来源于行政指令。所以,由于系统的现场数据采集能力、场景化设计的不足,只有少量的测试数据,从而影响系统的使用,系统不被信任,整个运行流于形式。

  二是有数据缺模型。数据缺少与安全生产标准,安全生产规范,以及设备数据模型的关联。安全生产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数据的碎片化,由于安全管理与人、机、料、法、环紧密相关,但这些专业系统往往都是分开建设,所以数据信息不被连接,模型没有联动,设备的工况数据、缺陷数据、时效特征缺少知识化的沉淀。

  三是没有形成闭环。一线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缺少对根源性问题的分析和跟踪闭环,虽然自动化的系统实现了报警,但可能是误报。如果解决不了误报问题,企业往往会关掉自动报警系统,这导致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缺陷,形成更大的隐患。

  四是有安全监督但缺少工具,效率低下。很多工作为了体系化、标准化建了很多格式化文档,以报表代替管理,工作死角多,监管手段非常落后,无法对监管对象的动态变化实时掌握,安全分析被事务性的工作所侵占,不能及时地了解到全面、真实的安全信息。

  五是有制度缺执行。很多企业上了智能巡检,但出现假履职。形式上检查,为了应付监管,人为造数,并且安全教育停留在纸面上,打卡式学习,为留痕而留痕,缺少真正的执行。

  六是有专家缺共享。安全生产的知识和经验没有得到充分复用。例如在集团型企业,为了把安全专家的能力赋能到所有企业,就需要频繁的培训,但是依然存在培训频次偏少,效率偏低,覆盖面偏小的问题,现场出现问题很难得到专家的支持。

  要进一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融合应用,这6大挑战不可回避。

  助手型安环管理产品:真管、有效、好用

  王兴华表示,新发布的用友BIP 3安环管理,就是要通过模型化、知识化、场景化、数据化、智能化来解决以上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融合应用的挑战。

  安环管理是用友BIP在工业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从2019年用友对安全管理产品进行升级开始,经过3年打磨、业务积淀和迭代创新,基于用友BIP 3技术架构,产品在业务完整性、产品成熟度和场景多样化方面也得到了优化提升,实现了场景化、数据化、智能化支撑,体现为三大特征:

  首先是真管,即实时感知,全时管控。用友BIP安环管理,基于AI+物联网,应用视频集成、图像识别、轨迹跟踪、实时监测等技术,可实时跟踪重大安全设备、重要安全区域、重点安全行为,提升风险感知能力,实现安全生产全要素、全过程、全周期管控。

  其次是有效,即超前预警,敏捷应急。产品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安全生产风险模型,实现智能预警和关口前移。一是通过安全态势一张图,动态标注安全监视信息,直观展示厂区布局,实时监视罐区的温度、压力、液位和可燃气体报警信息,以及重大生产设施安全运行参数,实现超前预警。二是基于应急预案数字化和应急资源可视化,支撑秒级辅助决策和应急指挥。

  再次是好用,即贴合实际,省心安心。该产品贴近应用场景,为查找漏洞、靶向消缺提供模型化评估和能力保障,让企业省心、政府放心、员工安心。通过管控一张图和角色工作台,满足大型集团企业多层级管理需求,如集团管理人员、工厂安全管理员、一线作业人员能实现基于角色的安全管理。此外,产品统一设定安全检查标准,满足集团周期性及重大节假日安全检查、各专业类别的工厂安全检查要求和横向对比等功能。

  事实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的一个核心业务,并不是最近两年才向数字化转型。用友BIP安环管理最早可追溯到2010年用友网络在钢铁、化工行业的实践。

  王兴华介绍,用友BIP安环管理经历了三个非常明显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记录型产品,最大特征是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以留痕为目的,同时解决了数据检索的需求。第二阶段是工具型产品,为合规留痕、要素管控和过程管控提供管控能力,初步实现体系化、流程化、工具化的能力。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安环管理进入第三阶段即助手型产品,系统告诉企业员工该干什么,该在什么时间,什么位置,在哪些地方加强管控,形成安全管控的助手。助手型产品通过体系化、模型化、知识化、场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应用,解决安全生产主动防控的问题。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走深向实:从“要我用”走向“我要用”

  据介绍,用友安环管理已应用于全国300多个工厂,实现6000多并发用户数,沉淀了10万多个辨识的数据,30多万条各行业、各风险特征点的管控措施库,包括每天上万条的隐患记录、3万多条的特种作业,以及5000多个各行业的应急预案库,并且集成了20多个智能风险分析模型,推动了整个产品场景化、模型化沉淀。

  山西新钢联集团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搭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通过安全预防降低事故发生率”为目标,以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违章管理为基础,基于用友BIP安环管理建立“新钢联安全环保数智化管理平台”,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与用友携手打造中国首家铜冶炼行业智能工厂,在安全环保方面连接了700多种共1万多台设备,监控1600多个危险源及600多项环境要素,并且与设备、生产、库存、人力资源等生产经营环节有机融合,实现安全可控、降低事故发生率。

  内蒙古某能源公司是国有独资的大型综合性企业,携手用友构建了以“双防双控”和“两措管理”为核心的本质安全体系,涵盖十二个专业300多个指标的工艺安全监控与管理,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河南省濮阳市是化工产业大市,全市有95家危化企业和258家加油站,同时,濮阳还是全国应急物资交易中心所在地,包括石化产业链上下游物资的交易,以及防灾物资、应急物资的聚集交易等。安全生产成为构建产业发展最基础、最刚性、最聚焦的基本要求。

  2020年,濮阳市以“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为抓手,建设一个市级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濮阳市300家化工及相关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化工产业数字化。

  濮阳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平台包含了风险监测预警、双重预防与控制、特种作业许可、特种设备管理、安全大数据、应急辅助决策等安全监管全链条,实现了工业互联网与园区运营、产业链协同、危化安全生产、绿色环保等多方面的融合,形成了区域化工行业的产业链协同新范式,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王兴华认为,“濮阳模式”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级的企业群应用。既是一个安全生产的监管平台,又作为实实在在服务于本地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的服务平台。“它最大的创新就是社会级能力的共享,把先进的技术变成公共能力。”王兴华说。

  如今,安全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成为企业的刚需。未来,企业安全生产,一定会从行业管理部门“要我用”,变成企业“我要用”。在这种趋势下,企业对场景化的颗粒度要求更高,对知识的复用能力要求更高。从产业角度,这对真正做场景和应用服务,助力企业实现数据驱动的安全生产厂商,是一个真正的利好。(马永和)

文章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