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智库报告:把握双碳机遇,联想集团等企业打造零碳制造中国方案

2022-09-19 10:27:08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   浏览:101 评论(0


文章来源 : 中国工业新闻

2022年09月14日 19:45

分享

  9月13日,财新智库首份初步全面探索中国制造实现碳中和的报告正式发布。继人口红利、效率红利后,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要抓住“零碳红利”,以双碳战略为契机再造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联想集团、施耐德电气、中国宝武集团、宁德时代等8家企业案例入选优秀案例,全面展示了不同制造场景下的先行产业实践。

  报告名为《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报告系统定义了中国零碳制造及其实现路径,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对接国际的零碳标准和认证体系,助力中国制造业平稳迈向碳中和。

  近期,中国双碳目标由顶层设计走向落地执行,国际市场碳关税机制逐步实施,国内政策及国际标准的完善都大大增加了制造业的低碳转型压力。报告首次提出双碳目标下的产业优势再造红利点——“零碳红利”,即围绕智能化和5G发展所带来的低碳技术红利、产业碳资产和国内碳市场环境优化所带来的碳市场红利、中国制造企业与国际碳关税接轨的国际化红利。 

  报告发布现场,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高尔基表示:“双碳本身就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制度层大力推动绿色制造发展,各类企业也都在积极做出改革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报告系统定义零碳制造、全面调研企业案例,最后形成路线共识,助力碳中和实现。”

  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高尔基发表主题演讲

  零碳制造理论体系初具雏形,三项“零碳红利”牵引产业转型新动能

  伴随着生育率降低、老龄化加剧,中国社会长期倚靠的“人口红利”面临拐点。倡导顺应人口结构变化而调整产业结构的“效率红利”概念应运而生,即通过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现今全球能源危机持续发酵,碳中和已成为大势所趋,“零碳红利”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新动能。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在报告发布现场发表主题演讲,借“新两化融合”趋势指出中国在零碳制造转型中的巨大机会。过去的“两化”指工业化与信息化,“新两化”即低碳化与数字化。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领域具有先行优势,如中国企业能够抓住 “新两化融合”契机,就有机会改变未来整个产业的国际形势。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发表主题演讲

  报告亦指出,虽然低碳技术红利、碳市场红利、国际化红利这三项“零碳红利”充分揭示了中国制造产业零碳转型的优势所在,但当下“零碳之路”并非一蹴而就,仍然面临着关键低碳技术水平薄弱、零碳制造相关标准和体系不健全、能源结构亟待优化、零碳制造政策支持有待完善、制造业中小企业参与困难等挑战。

  针对标准化的建立和对接这一紧迫挑战,报告从零碳制造的内涵、标准和路线图等维度出发,进一步明确零碳制造概念,将零碳制造定义为制造业企业通过用绿色能源、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创新,以及碳税、碳汇等市场机制创新方式抵减企业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额,实现企业向外界环境的综合碳排放为零的新工业制造方式。

  而从战略全局层面,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将转向“进取型减碳策略”视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最佳途径。在报告中,刘世锦提出三种不同的减碳战略,其中“创新型减碳”与致力减少生产的“衰退型减碳”及致力提高碳生产率的“增效型减碳”这两种防御型战略不同,属于一种进取型战略,指通过创新技术在相同产出下减少碳排放。“创新型减碳”具有发展潜力大、“绿色溢价”低、附加效用多等多种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机会启动和引领远超减碳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数字化转型。

  立足中国优势打造中国方案,联想集团等企业承担零碳赋能者责任

  中国制造业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将用30年左右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因此,中国“零碳制造”必须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方案。联想集团副总裁、全球电脑与智能设备首席质量官王会文表示:“立足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优势和实体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加速‘数实融合’,构建零碳制造体系,才是平稳迈向碳中和的关键。” 

  联想集团副总裁、全球电脑与智能设备首席质量官王会文发表主题演讲

  联想集团作为一家科技制造龙头企业,既有深厚的制造基因,也具备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能力,探索出了一条由自身核心生产制造环节减碳、供应链协同降碳、再到赋能行业伙伴低碳发展的实践路径,也即中国企业由“数实融合、低碳发展”到“内生外化、对外赋能”的零碳转型样板。

  首先,中国在以智能化、绿色化为主导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中居于领先地位。科技企业应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在自身核心生产环节实现“创新型减碳”。联想集团将“零碳”理念贯彻在绿色产品创新中,形成了从产品设计、材料、生产、包装、物流运输,到产品能效、生命周期末端管理等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的绿色产品项目。与此同时,联想集团持续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其研发的低温锡膏工艺可在加快焊接速度的同时增加产能,减少35%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温水水冷服务器”可帮助绿色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实现成本与效益的完美平衡,每年降低超过42%的电费节省和排放。在智能生产方面,联想集团自主研发的先进生产调度系统LAPS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线闲置等方式,每年可减少2000多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其次,一家企业的供应链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往往是其企业运营范围碳排放的5倍,对供应链上下游的碳排放加以管理是零碳制造的重要一环。企业应积极将自身绿色环保实践推广至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降低企业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联想集团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绿色供应链体系,引导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零碳转型。不仅如此,联想集团还将零碳理念渗透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将自身技术减碳的实践传导至整个价值链,从而发挥集群效应,打造绿色、智能、可复制的“碳中和”和“供应链”样板。

  再次,企业应积极对外赋能,实现减碳与高质量增长的双赢。根据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和世界经济论坛的测算,到2030年,各行业受益于信息技术的碳减排将达121亿吨,10倍于信息技术行业自身的排放量。联想集团通过不同层次的智能解决方案赋能千行百业,为企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助力节能减排。目前,联想集团的解决方案已经在汽车制造、石油石化、能源电力、电子制造等行业深入应用,赋能国内300多家领军工业企业。(倩纾)

文章关键词: 零碳制造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