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全球能源结构加速重塑推升光伏热度 低成本成关键优势

2022-09-02 17:32:52   来源:中国能源网   浏览:119 评论(0

无论是能源革命对新工业革命的基础动力推进,还是出于人类社会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早已将3060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2022年6月发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的目标,并提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的要求。

16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标志着这个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赤字削减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将带来3690亿美元用于美国的能源安全和气候投资,以鼓励业界和消费者从化石能源转向更清洁的新能源,帮助美国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上减少40%。

而今年早些时候,德国计划到2030年将光伏发电装机从目前的60GW提升至215GW,英国准备在2035年将太阳能装机规模从现在的14GW提升5倍至70GW,法国则将2050年的太阳能装机目标设定在了100GW以上。欧盟则预测到2030年,欧洲光伏装机预期由672GW提升至1000GW,年均新增90-100GW。

在各国“碳中和”共识的指引下,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着清洁能源加速重塑,尤其是光伏行业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高光时刻。

新能源革命催生巨大产业空间 上游掀起扩产潮

全球用于发电用途的能源结构占比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未来具有较大增长空间,而太阳能有着成本低廉、用之不竭、环保经济等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可再生能源。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数据显示,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迭代,降本增效成果显著。从2010年到2020年,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幅度达到85%,光伏发电成本从每度2.47元下降到0.37元。到2021年,我国的地面光伏电站在大部分地区实现与煤电基准价同价。

“平价上网”的实现,促使光伏产业由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继而迎接更高增速、更高质量的发展格局,也预示着巨大的产业发展机遇。据机构测算,到2030年全球新增装机需求将达1246-1491GW,CAGR为25%-27%,现有高纯晶硅产能将难以满足光伏产业发展的强劲需求。

当前,硅料尤其是高纯多晶硅料是光伏产业链供应最紧缺的环节之一。从扩产速度来看,硅料环节需要18个月以上,硅片、电池环节在6个月左右,组件环节低于6个月,硅料产能落地速度远低于下游各环节。2020年下半年随着疫情缓解,光伏市场需求旺盛增长,下游环节大幅扩产,但硅料环节由于受到下游挤压,产能扩张相对谨慎,导致产能释放存在错配,供需缺口持续扩大,硅料价格不断上涨,从2021年初的每吨5万元涨至目前的每吨30万元左右。许多硅料生产企业的2021年财报显示,其产品毛利率高达60%-70%,成为光伏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环节之一。

据Choice最新数据,截止到8月10日多晶硅致密料均价为29.9万元/吨,年内涨幅达到30%,上游成本的大幅飙升,对下游扩产明显形成较大的压力。

有业内人士指出,很多下游用户都在等待多晶硅扩产产能逐渐释放后,带来三、四季度硅料价格的松动,因此目前下游尚有需求未释放,尤其是国内大型地面站的装机需求。不过,多家券商最新研报均认为,考虑到供给放松后下游组件排产将随之增长,产能释放节奏无法在短期内有效缓解供需关系,预计多晶硅价格2022年将维持相对高位。

在此背景下,中下游企业纷纷与多晶硅厂商签订百亿级的巨额长协订单,以期获得价格相对稳定的原料供应。众多硅料厂商也纷纷提速布局,除通威股份17万吨产能在建之外,大全能源2022年7月公告也拟投建10万吨高纯硅基材料项目。

作为十几年前就介入光伏行业的“老兵”,玻璃龙头南玻集团近期也决定基于已有的业务布局,进一步加大在光伏领域的投入。在今年7月刚刚结束的股东大会上,南玻公开发行可转债议案获得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拟募集资金28亿元,其中20亿元将用于投建青海省海西州新建年产5万吨的高纯晶硅生产线项目(简称:青海高纯晶硅项目)。

多年沉淀厚积薄发 光伏或成南玻第二增长曲线

南玻集团虽以浮法玻璃和工程玻璃而闻名,但在光伏领域,同样积累了多年的技术基础和运营经验。2005年施正荣创立的无锡尚德在纽交所上市之初,南玻就已率先进入光伏玻璃制造领域,2006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时,南玻又开始筹建高纯晶硅产线。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南玻已拥有从高纯多晶硅制备、高效硅片、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以及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太阳能行业内的知名品牌。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南玻光伏相关产能包括高纯多晶硅10000吨/年、硅片2.2GW/年、电池片0.6GW/年、组件0.6GW/年、持有光伏电站132MW。

2021年南玻实现营业收入136.29亿元,同比增长27.72%,其中来自光伏领域的营收已经突破10亿元,成为集团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根据公开信息,南玻的子公司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昌硅材料”)长期专注于高纯晶硅的生产运营和技术研发,是高纯晶硅行业内耕耘时间较长、技术储备领先的企业,也是《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高纯晶硅准入第一批企业。宜昌硅材料还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半导体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资质。

同时,南玻引进消化吸收俄罗斯、美国和国内多家专业设计院和装备制造厂的工艺技术,结合日常生产运营经验,截至2021年末累计获得光伏领域相关专利授权32项,形成了具有自主产权的专利护城河。

据了解,宜昌硅材料已实现国标电子级高纯晶硅的量产,并且进行了电子级高纯晶硅的技术开发与储备,总产能为10000吨/年。在多晶硅供应偏紧的现状下,吸引到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等优质客户,目前保持满负荷生产,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业务快速拓展下,南玻顺势推进扩产规划,青海高纯晶硅项目拟新增5万吨产能,将极大地增强其在多晶硅领域的竞争力。

有分析认为,南玻此次高纯晶硅扩产规划的落地,将进一步深化其在光伏领域的垂直布局,加强各环节客户绑定的协同效应,从而推动公司光伏业务快速扩容。同时,南玻在东莞、吴江拥有年产约43万吨光伏压延玻璃原片、7200万平方米/年光伏玻璃深加工产能,加上在硅料、电站等环节的扩张,光伏业务更有望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

产能释放或引导硅价回归 低成本成关键优势

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总体实现高速增长。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多晶硅上半年全国产量约36.5万吨,同比增长53.4%,但仍然满足不了硅片扩产的速度,加上进入8月以来,部分厂商停机检修,多晶硅价格并未因部分新增产能投产而出现松动,仍然维持高位。

有分析认为,第四季度硅料或迎来阶段性扩产小高峰,但光伏装机进入旺季,而且由于今年上半年海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今年上半年达到了78.6GW,同比增长了74.3%,光伏产品的出口总额达到了25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3.1%,实现了量价齐升,上述因素导致硅料实际在今年内供给仍然较为紧张,硅料价格降幅相对有限。

预计到2023年,随着各大厂商扩产产能的达产,硅料供给逐步增多,其价格上涨态势或将趋于缓慢。也有专家指出,2023年多晶硅扩建产能增量将明显大于需求增量,硅料环节将出现产能过剩,价格将大幅下降。更有光伏大佬表示:硅料“短缺一定是阶段性的,过剩才是常态。”

不管是涨势趋缓还是常态过剩,多晶硅价格未来在各家厂商扩产产能逐步达产后,理性回归是市场共识。当产能过剩后,只有硅料价格跌破可变成本,进而逼停高成本过剩产能后,市场供需才会进入下一个平衡,因此拥有低成本优势是企业应对价格下跌的根本。

相关硅料厂商对此显然也早有预期,在测算扩产项目经济效益时,都呈现出非常谨慎的态度。通威乐山二期和包头二期各5万吨多晶硅扩产项目的回收周期都定在了5年左右,其测算的25%左右利润率远低于目前70%左右的水平,按其测算数据折算,折合每吨多晶硅产品售价约在6.8-6.9万元。南玻青海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的测算产品价格也较为保守,远低于目前每吨30万元的水平,一方面显示项目具有较高的安全垫,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南玻较强的成本控制优势。

南玻此次可转债募投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显示,根据国家电网公布信息,青海省工业用电价格属于全国低电价,同时青海省属于绿电地区,其清洁能源装机占总电力装机比例在90%以上。因此该项目选择青海,不仅可降低高纯晶硅生产能源成本,同时产品将具备低碳竞争优势。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新能源已成为各国竞相角逐、争相投入的重点领域,是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主要战场,作为在光伏产业具有先发优势和技术沉淀的中国企业,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渐释放,成本优势得以凸显,将在这一战场中发挥更加重要和关键的作用。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