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中荷携手“下海”,探索风电领域的能源转型

2019-07-09 16:13:25   来源:   浏览:223 评论(0


2019-07-09 11:58:21 北国网

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荷兰被称为“风车之国”,这个坐落在地球西风带的国家,一年四季盛吹西风。同时,荷兰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

早在十六世纪,风车就已经在荷兰经济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些风车通过不停地吸水、排水,可以碾谷物和粗盐,压滚毛呢、造纸,以及排除沼泽地的积水。尽管有了蒸汽机、内燃机后,风车的功能曾一度被遗忘,但如今,人们对利用风能进行发电越来越重视——风力发电被认为是非常环保的能源供给方式,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近几年,风车又以风电机的“高科技”姿态华丽转身,让荷兰成为全球风力发电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2015年荷兰风力发电量接近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近20%,占可再生发电总量近一半。风力发电正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出行方式也因此变得与众不同。

荷兰的公共交通都能随风而“动”?

对于火车这样的重型运载工具,大多数国家都以燃烧效率极高的柴油作为燃料,而荷兰的火车却在2017年年初就已全部采用风能运行。

荷兰国家铁路公司(NS)和电力公司Eneco合作,在2016年将风能部署到75%的火车系统中,并定下了在2018年达到100%的目标。然而在2017年年初,他们就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实际上,荷兰是全球第一个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实现全国范围内用风能“驱动”火车的国家。荷兰国家铁路公司发言人托恩·博恩(Ton Boon)还表示,近几年荷兰全国陆上、海上风力发电厂数量的大幅增长,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

荷兰电力公司Eneco早在2015年就和荷兰国家铁路公司签订了十年合同,为荷兰的火车普及风力发电。目前,荷兰铁路公司每天运行大约5500列火车,约60万人次在火车上享受着风力发电的成果。数据显示,一座风力发电厂运行1个小时,就能让火车运行200公里,而到2020年,荷兰火车消耗的能量有望比2005年减少35%。

除了传统公共交通,共享交通也已成为了现代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Felyx是一家做共享摩托的公司,由两位荷兰年轻人马尔滕·普特(Maarten Poot)和昆丁·塞尔霍斯特(Quinten Selhorst)在阿姆斯特丹创立。Felyx在鹿特丹市与阿姆斯特丹市先后推出了“风能小摩托”。这种风能小摩托通体为暗绿色,目前已经成了阿姆斯特丹街景的一部分。

据了解,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租赁Felyx风能小摩托,车费为每分钟0.3欧元(约合人民币2.31元),用户无需担心车辆的维护或停车位问题,只要在服务区内,风能小摩托都可以“随用随放”。之所以称这种车为“风能小摩托”,是因为它们完全由电力提供动力来源,而电力则来自荷兰的风能。该车上线第一年,便在荷兰境内行驶了43万公里,减少了50吨二氧化碳排放,而50吨的二氧化碳需要2500棵树生长一年才能吸收,这无疑也为节能减排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摆脱化石能源依赖体质,还是得靠新能源发电

风能小摩托骑起来了、风力的火车跑起来了,但是荷兰人仍苦于摆脱不掉对化石燃料的依赖,2016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荷兰每年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度高达95%,但是政府正在通过能源转型,努力到2020年或在此之前将全国再生能源比重提高至14%。

根据荷兰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化石能源占荷兰能源消耗的92%,约2900拍焦耳(10的15次方焦耳),剩余8%的能源消耗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荷兰是欧洲的主要天然气国之一,其天然气储量在全球占第5位,销量占到了30%,2000年到2013年间出口量大约是进口量的两倍,但在2017年,荷兰进口的天然气量首次超过了出口。这主要是因为荷兰北部的天然气供应大省格罗宁根省地震频发,因此荷兰降低了天然气的开采量,并通过进口弥补需求。

为了减少对化石燃料和天然气的依赖,目前荷兰的电力市场正火力全开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到2025年前,荷兰的海上风电场将产生满足500万户家庭使用的电力。根据欧盟披露的数据,预计到2030年荷兰海上风电的装机量可达到11.5吉瓦(GW),在欧洲国家中仅次于英国(22.5吉瓦)和德国(15吉瓦)。

然而,尽管海上风力发电场的生产效率很高,但受制于物理条件,包括材料运输、组装和维护等,海上风电的运营成本高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场通常使用成本较高的水下电缆,水下电缆可以将涡轮机产生的电流送入电网。此外,由于海上风电机仍需要通过中央电网输送电力,考虑到输送距离,电网的成本也会比陆上风电要高。风电场建立之后,预期寿命要求是25-30年,所以对产品质量和施工技术经验的要求非常高。从风电场发电,通过海底电缆输送到海上变压站,再输送到陆地上的国家电网输电系统上需要更复杂更昂贵的输送配套设施。

而这些挑战和风险到了荷兰就被成功降低了很多,毕竟荷兰有几十年的海事作业经验,再加上近几年,在海上石油天然气行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荷兰技术科技公司也开始逐步转型,进入了海上风电领域。

目前,欧盟的可再生能源建设增长迅速。截至2018年底,欧洲共有4543台海上风电机组吊装并网,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18499兆瓦。其中英国拥有欧洲最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占总装机的44%。其次是德国,占34%,之后是丹麦(7%)和比利时(6.4%)。荷兰位居欧洲第五位,占总装机的6%。由此看来,荷兰在海上风电领域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专家们也在积极地寻找更多能源转型的突破口。

中荷携手“下海”,探索风电领域无限新可能

尽管能源转型困难重重,却仍是大势所趋。根据Frontier Economics的预测,到2035年,荷兰将会有近15%的电力来自于海上风电,而天然气发电则将下降至25%左右。

根据荷兰政府的规划,在2015年至2023年期间,每年都将有一个700兆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产。比如,荷兰政府耗资28亿欧元,建设了名为“双子座风力公园”(Gemini Offshore Wind Park)的海上风电场,并于2017年伊始并网发电,目前它是世界第三大海上风电场。这座风电场坐落在离岸约85公里的北海沿岸多风浅滩上,共有150座机组,年发电量2.6太瓦时,每年可以减少12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荷兰驻华大使馆经济与商务处能源商务官员帕合尔亚·玉山(Paheerya Yushan)曾在采访中提及,在荷兰大规模扩张海上风电项目后,他们会十分重视能源的消纳情况。譬如,利用风能制氢,以氢作为能源载体来解决清洁能源的运输问题就成了一个能源消纳的解决方案;此外,将海上风电与海上牧场联合开发、海上油气田与海上风电互利结合也都成为了不错的选项。

荷兰海上风能协会(Holland Home of Wind Energy)曾表示,荷兰在海上风电的整个供应链上优势明显,因其具备不少知名的研究机构,安装风电设备的公司,以及在设计、建造、操作、维修等各方面有建树的专家。除了发展自身过硬技术外,荷兰还将视线转向了国外。比如在亚洲地区,风力发电是荷兰与中国合作的重头戏, 帕合尔亚·玉山说,“中荷企业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是非常积极并多元化的……在海上风电领域,已有十几家荷兰企业已在中国参与到了海上风电领域。”

在今年5月26日至6月2日,荷兰海上风电代表团访问了中国江苏省盐城市以及广东省广州市和阳江市,与当地政府企业进行对接,了解中国海上风电场的设计与建设,并探讨了可能的合作领域。荷兰海上风电专业港口埃姆斯哈文(Eemshaven)的专家在阳江举办的第四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的发言引来了众多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和好评,他们也表示会在近期拜访荷兰参观和学习。

风能与太阳能这些公认的清洁能源,目前都面临着能源转换率低、“靠天吃饭”等问题,在经过一代代技术更迭与大胆尝试后,荷兰也希望用更多的交流和分享,让正在初步发展海上风电的国家少走一些弯路,一起实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在畅享电力时代带来的高品质生活时,亦能与地球上多样的生物共同享受碧海蓝天。


文章关键词: 中荷携手“下海”,探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