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川渝两地政府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从减污降碳研究、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标准体系等方面,共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据悉,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川渝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川渝两地将按指导意见扩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范围,由固体废物入手,聚焦工业、农业、建筑业、生活四大领域,理顺各类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体制机制,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机制基本建立,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目前,重庆中心城区11个区、四川8个市正在抓紧编制“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银昌表示,川渝两地将开展固体废物领域重点行业减污降碳路径及数据核算方法研究,建立“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清单,形成一批有特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固体废物治理典型模式。还将统筹区域内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及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推动毗邻地区设施共建共享和跨省市协同应急处置固体废物。“坚持一张负面清单管两地。”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将对成功创建为“无废城市”的,按照每个城市500万元标准给予奖补。
成都这样做
“十四五”期间 建设60余个固废处置利用设施
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省会城市,作为四川省“无废城市”先行示范点位之一,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中做了哪些工作?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核安全总工程师吴清南表示,“可以用三个‘高’来概括,即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
在高起点谋划“无废城市”建设方案方面,“去年8月,我市委托中国环科院编制成都‘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吴清南介绍,目前成都已形成“无废城市”全域整体推进建设方案,构建了63个指标体系(其中工业指标14个、生活指标20个、农业指标10个、其他指标19个)。
在高标准构建“无废城市”政策体系方面,成都先后颁布实施了《成都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攻坚方案》《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等15个政策法规。
在高效能提升“无废城市”基础保障方面,成都已建成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经营单位27家,综合利用处置率99.4%;建成医废处置设施1座,处置率100%;建成9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成11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资源化利用率55%;生活垃圾四分类覆盖1.8万余个小区,覆盖率100%。
“‘十四五’期间,成都将进一步加强固废处置利用设施规划建设,建设60余个固废处置利用设施,不断增强固废处置利用设施保障能力。” 吴清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