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5 09:21:19 证券时报 作者: 张国锋
最近有个很火的段子:自从开始推进垃圾分类,上海市民每天都要经受两次来自老阿姨的灵魂拷问:“侬是什么垃圾?”
自6月初住建部、发改委等9部委发文宣布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始,垃圾分类逐步引发热议。7月1日,上海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垃圾分类无疑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OECD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生活垃圾产量保持5%左右的增长,2017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2.15亿吨,位居全球第二。在过去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始终高于无害化处理量,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堆放,垃圾分类显然很有必要。
当许多人还在焦虑垃圾如何分类的时候,已经有创业者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从居民手里产生垃圾到最终再生资源的再次利用,整个垃圾产业的中间链条需要经历反复售卖和分拣的过程。整个垃圾分类的链条可以分成四阶段,包括:分类投放(居民层面)、分类收集(社区层面)、分类运输(清运)和分类处置(垃圾处理)。围绕这几个阶段有做垃圾分类、垃圾代收、垃圾回收智能终端、后端智能处理设备等创业企业。
据天眼查显示,6月下旬垃圾分类新公司注册数量多达70家,注册资本从几十万到数千万不等。仅6月26日一天,就有18家新公司注册成立。与此同时,不少垃圾分类相关的小程序、公众号也大量涌现。比如支付宝上线了“垃圾分类向导”和“垃圾分类指南”小程序,涵盖4000多种垃圾,用户可以一键查询分类。微信也推荐了多款垃圾分类相关的小程序,让市民在微信中一键查询垃圾分类。
从已经上线的“创业项目”来看,“上门代收垃圾”是当前最热门的选项之一。有消息指出,目前上海网约代收垃圾APP极为火爆,在一些上门回收的APP应用中,用户增速明显加快,并且叫上门回收垃圾的下单量也逐渐增加,重复下单率也很高,平均七天下一次单。
事实上,在垃圾分类推行初期,市民们难免碰到不知道怎么进行垃圾分类的窘境,或是垃圾量比较大的时候,也会希望有第三方机构代收垃圾。但事实上,即便在垃圾分类比较成熟的欧美国家中,也没有上门收取垃圾的公司出现,政府最终还是希望民众形成垃圾分类的自觉行为。而据了解,这类项目的产生,适逢垃圾分类的导入期,政府会以承担一定补贴费用的方式让这些公司活下来。但长期来看,这类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够成立、能够在失去补贴后继续存活,还有待时间检验。
如果简单思考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逻辑很难成立。对于上门回收而言,其难点在于中间环节的成本非常高。按照现在的快递成本核算,上门一次可能要花费两三块钱的人力成本,运输成本也占了很大比例,而废品回收的利润空间却很有限。事实上,早在2015年前后就诞生过一批主攻C端市场的互联网+回收企业,模式跟现在差不多,做一个APP然后预约上门回收。但是由于C端的产废频率不固定,导致线下运营成本过高,基本都没有持续下去。
这是否就说明了垃圾分类当中无法诞生创业风口?笔者认为未必,事实上,面对垃圾的后端处理技术早就实现,许多资本也将其重心布局在后端公司。但此前由于未推行垃圾分类,其前端的分类、运输、转运方面需要完善的环节众多,导致在生活垃圾领域内,产业格局至今迟迟未能形成。如今,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即将到来,国盛证券就指出,其对应产业链中环卫转运、餐厨垃圾处置、垃圾焚烧领域均有望迎来投资机遇,新增设备购置及装置建设空间约1600亿元。
具体到哪一类生活垃圾的处置发展空间更大,在笔者看来,湿垃圾由于在居民产生的垃圾中占比最大,在现在前端分类、转运成体系后,有助于后端处理提高效率,原料供应也有所保障,相关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把厨余垃圾变成有机肥料来获取收益。此外,可回收垃圾也是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其如何分拣处理后进行再生利用,以及行业下游如何处理加工都有很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