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建立完善制度体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实现健康和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习近平
人物:张唐象,男,1971年生,中共党员,柳北区石碑坪镇古木村卫生室医生。个子不高、面容祥和、穿着干净整洁的白大褂……这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三十年来,他在石碑坪镇安家、立业,扎扎实实为村民服务。一间不大的村卫生室,承载着他的医者仁心,牵起他和村民的丝丝情谊。为多少名村民看过病,他已经记不清了。但他那一颗为村民服务、送去健康的心,走过的路知道、蹚过的水知道、医治过的患者知道。
回想学医的初衷,医疗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令我心驰神往。正是这份热火般的渴望,我成为家中第一位医生,由此和柳北区石碑坪镇的居民结缘。
1992年,我从卫生学校毕业,直接到石碑坪镇卫生院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村医。我一头扎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从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到如今与村民情同手足;从学校积累的知识,到如今练成的十八般武艺……所有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上世纪90年代,成为一名入门级村医,要先闯过两道关卡——信任关和硬件关。
当时硬件设施只有“老三样”——听诊器、体温计和血压器。
由于硬件不“硬”,村民难免对年轻医生的能力心存疑虑,不够信任。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我都没有产生过“弃医”的念头。
我深知,要想赢得村民的信任,就必须潜心钻研医术,提升自身“软实力”,通过看得见的行动,获得村民的认可。
“治病救人是首要,以心换心是关键。”这句话我谨记于心,笃之于行。走深、走实脚下这条路,势在必行,走近村民切实了解他们的需求、理解他们的难处,用行动和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关怀。
这些年来,我去过石碑坪镇大仙村的每一家,真正成为村民身边的“120”。
2021年,按照工作安排,我离开石碑坪镇大仙村卫生室,到石碑坪镇古木村卫生室工作。
“张医生你走之后还回不回来啊?”73岁的村民兰华梅得知我要离开的消息,在电话中几度落泪挽留我。
对我来说,治病问诊是一件普通寻常的事,但接完电话那一刻,我意识到,它的分量在老百姓心中是多么的重。
我的爱人温琦也是一名村医,与我一同坚守在基层医疗战线。多年来,我们两人形影不离,保持着24小时随时出诊的状态。哪里有村民的需求,我们就到哪里去,紧紧牵牢这条“信任线”。
常有人问我,作为一名村医,和三甲医院的医生相比,是否会有职业获得感上的落差?我会心一笑,答案就隐藏在石碑坪镇人民的点滴行为中。
一个笑容、一句道谢、一声问候,村民如家人般诚心以待,毫不吝啬他们的信任。在石碑坪镇从医的三十年,淳朴的民风民情常常使我动容,而这是村医享有的“专属待遇”。
更何况,现在柳州市基层医疗体系越来越完善,基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日新月异。血糖仪、电子血压器、心电图机、保温箱、重度治疗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标准化的卫生室已经建成。
我还记得去年11月4日发生的一件事。
“患者胸闷且伴有压榨感,st段改变、异常Q波……”一张心电图,让石碑坪镇卫生院胸痛微信群里的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一时间我难以作出专业判断,立即向同仁求助。
“这是典型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我们立即将心电图资料传给市中医医院胸痛中心,向柳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报告,直到患者进入导管室实施介入手术转危为安,我们所有人才如释重负,而整个过程仅用时80分钟。
这场救治之所以能做到“快狠准”,得益于一条快速的救治“高速公路”。通过我市“三一”医联体建设,如今,村卫生室条件得到改善,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更多帮扶资源下沉到村镇。
今年是我从医第三十年,我为村民服务的心始终未变,并且在这条路上并不孤单。我从卫健部门得知,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立起853个村卫生室,拥有包括我在内的980名乡村医生。
今后,我将与广大乡村医生一道,继续尽力帮助村民增强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强体魄、护健康。
后记:大医精诚,医者仁心。我将把好治疗的第一道关口,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当好人民健康的守护人,让人民的身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