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个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下,各大工程机械、商用车企业纷纷转型发展新能源技术及产品,新能源工程机械及商用车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继本报5月17日、5月24日分别刊登《新赛道来了!柳州模式加快进入2.0时代》《逐“势”而上 锐不可当》报道,持续关注我市新能源出租车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后,记者再次深入采访,看看我市新能源工程机械及商用车产业的“新变化”。
工程机械逐“绿”行
夏山如碧,绿意盎然。
在九曲回转的深山隧道,在广袤无垠的川藏高原,在艰险恶劣的矿山石场……一抹“柳工绿”格外引人注目。
数据显示,自2021年上市以来,目前柳工电动装载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意味着市场上每4辆电动装载机里就有3辆是柳工制造。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大势所趋。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工程机械产业,自然也需要向使用纯电动化、新能源技术转型升级。
早在2014年,柳工就开始了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探索。经过5年潜心研发,柳工发布了首台纯电动装载机856H-EV。今年5月28日,柳工推出第二代电动装载机856H-EMAX,并向海外客户发布5吨位级电动装载机品牌,进一步推动其在国际市场的绿色转型。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产品销量和性能经过批量使用和验证的电动化工程机械设备,柳工电动装载机和挖掘机成功征服川藏铁路极限工况,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由柳工主导起草、编制的电动装载机、挖掘机行业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
“柳工将与各方一道,积极为打造柳州乃至广西新能源产业链作出贡献,助力工业振兴。”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光安表示,柳工将坚定不移发展新能源产业,把纯电动技术打造成柳工和中国行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商用车“碳”出新路
3月31日,在北部湾首批换电重卡与10W-1充换电站交付启用仪式上,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10台新能源换电重卡正式交付。这批车辆每次换电后,可进行10-12小时的班次作业,实现“超长待机”。
这是我市新能源商用车“换挡提速”的一个缩影。
“我们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在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领域都已探索多年。”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长波表示,如今,东风柳汽在轻卡、中重卡、专用车等商用车领域,已布局七大平台、16个明星产品,并经过反复迭代的研发,开发到了第三代电动化商用车产品。
除了港口、工地等应用场景,新能源商用车的身影早已活跃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
正如五菱新能源环卫车,它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柳州楼宇之间,守护龙城的山清水秀地干净。它既可以是纯电动自装卸式垃圾车,又可以是桶装垃圾运输车,它车型小巧,可实现垃圾车收集、运输、处理的机械化高效操作,精准契合了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管理需求。
产业链向“新”而动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正如鲲鹏的扶摇总是与风相伴,柳州人发展产业的起势,总是迎风而上、向“新”而动。
“大力发展新能源工程机械和高端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建设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推进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基地、国轩动力电池二期项目达产达效”……在《柳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新能源产业被提到重要地位。
如今,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基地已实现整车下线,柳产新能源商用车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近年来,围绕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我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紧盯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同时,引进联合电子、耐世特、国轩高科等一批核心零部件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能力不断提升。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颖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以打造广西最大、国内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为目标,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工程机械及配套产业链等领域,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积极支持柳工在绿色矿山等工程上大显身手,推动柳工电动工程机械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