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救人,是医生天职;言传身教,乃师者本分。”这句话,市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蒋忠胜常挂在嘴边。驻守临床一线近30年,他以医者仁心,诠释人间大爱。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挺起脊梁,筑牢健康防线。
丹心妙手保安康
查房、坐诊、培训、学习……蒋忠胜的一天,犹如高速旋转的陀螺,分秒必争地奔忙在临床和科研第一线。
可无论多忙,他与患者见面,总会热忱问候:“您好!”诊疗结束,他不忘提醒:“还有不清楚的地方需要我解释吗?”
良言一句三冬暖。不少患者和家属赞扬,蒋忠胜和蔼的语气,严谨的诊疗风格,给了他们力量和信心去战胜病魔。
更让大家感动的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蒋忠胜舍小家顾大家,火线上岗,与患者同进退的场景。
2020年1月23日,从武汉回柳州探亲的黄某,经核酸检测,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获悉结果时,蒋忠胜没有退缩,毅然与病毒对抗。他与医院救治专家小组通宵达旦地研究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诊疗方案,并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通过查房交谈、微信沟通等方式,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经大家努力,黄某达到出院条件。
“逆行”坚守的蒋忠胜,出战告捷。
事后有人问他,春节假期为了救治患者缺席父亲八十大寿,后悔吗?蒋忠胜回复:“疫情当前,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我不上谁上?”
集智攻关无不成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而致命的传染性疾病,大家谈“艾”色变。但蒋忠胜认为,这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方向。
2010年起,专注于艾滋病临床救治的蒋忠胜发现,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广西晚期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该病的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该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细菌培养,但细菌培养检测至少耗时一两个星期,严重影响患者的最佳治疗期。看着患者绝望的神情,蒋忠胜心里满是酸涩感。
为寻找破解之法,那段时间,蒋忠胜像着了魔似的,一边承受门诊与住院部连轴转的压力,一边主动跟进就诊的艾滋病患者情况,疯狂收集有关病例和资料……
通过近两年的统计分析,蒋忠胜找到病症规律,带着团队建立了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诊断模型,实现了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根据常规检测指标,就能诊断出是不是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确保了及时指导临床医生为患者精准用药,从而大大降低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病死率,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为翻越更多传染病毒的山峰,蒋忠胜与团队承担起“五种高致死(残)性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及难治性艾滋病的精准诊治策略研究”等“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一系列市级乃至自治区级的科研课题,形成十几项科研成果,有效提高机会性感染和难治性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他也收获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
甘为人梯育桃李
5月24日20时,博士学位的蒋忠胜带着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二年级研究生李国贤等人,聚在医生办公室,探讨临床实践与理论科学结合的方法。
从论文的标点符号到文章立意,蒋忠胜讲得细致,分析透彻,学生们听得有味。
李国贤说,蒋忠胜老师时常提醒我们,所有的科研方向来自临床。医务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认真钻研专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才能步履坚实,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