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6日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动力电池成为现场的高频词。
而在这背后,是过去一年,这个行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作为动力电池原材料中最关键的三个金属——锂、镍和钴价格一路水涨船高。较去年同期相比,电池级碳酸锂的市场报价上涨近10倍;镍的市场价格从去年底不到15万元/吨,涨至最高超过30万元/吨;钴的同期涨幅也接近一倍。
动力电池厂商难敌成本压力,传导至制造端和销售端也掀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电池价格的上涨是非常厉害的,有一些厂商我们现在已经在沟通,涨价的比例超出我们的想象。”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发言中大倒“苦水”。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也在现场感慨,碳酸锂会跟石油一样,不再按成本计算。“碳酸锂的成本可能就3-5万元,不应该那么贵,这是暴利,但是就拿石油来讲,石油的价格不是按照成本走的。”
不过在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的判断中,动力电池在供给端的价格已经接近高点。“(我们的)一些重要客户已经明确地提出来价格红线,超过一定的价格可能就做不下去了。”
从整个行业趋势来看,受到成本以及供需影响的动力电池厂商已多次调价。3月21日,宁德时代表示,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将动态调整部分电池产品价格。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54.5GWh。其中,宁德时代以80.51GWh装车量位列第一,占比达52.1%。亿纬锂能的装车量为2.92GWh,位列第八。
正如何小鹏在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国内车企来说,动力电池供应紧张仍将是不小的挑战。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刘金成的印证,虽然价格拐点渐现,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动力电池紧张的供应状态想要得到缓解仍需要时间。
“亿纬锂能各个工厂的产线排产都是满的。”刘金成在接受包括未来汽车日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透露,为了缓解产能问题,亿纬锂能目前已经规划了200GWh产能,今年年底陆续建成,到2023年上半年投产。
与此同时,在技术路线上,当特斯拉另辟蹊径大规模使用圆柱动力电池,凭借其一己之力,也将大圆柱电池的研发重新推向行业主流视野。当下包括亿纬锂能在内的电池厂商纷纷将目光瞄准了格局未定的的圆柱电池。
刘金成认为,基于对于电池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认识,大圆柱电池会成为未来高中端产品主要电源方向。并且亿纬锂能在去年就已经启动了大圆柱项目的建设。“大圆柱电池可以保证不会有热扩散,它可以做到绝对的安全性。”
在急速扩产的背景下,动力电池行业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抢人大战。在刘金成看来,过去动力电池行业积累的各类人才,“包括技术、工程、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人才都是不足的。”
巨大的人才缺口以及热钱涌动下,动力电池行业也上演着一场内卷大战。“高薪挖人或者高薪招人这种现象我相信还是会长期存在,这是发展的显著特征。”刘金成表示。
以下是刘金成接受未来汽车日报等媒体群访的对话实录(经未来汽车日报摘编):
有车企明确提出价格红线,超过太多也做不下去了
Q: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进行了一波暴涨,长远来看大概会持续多久?
A:材料涨价叠加了动力电池的快速发展和储能的快速发展。增长的结果导致了材料资源不够,所以造成涨价。
不过从目前的供求关系来看,终端消费者的行为可能会限制材料的价格涨幅。碳酸锂涨到50万左右时,储能用户的采购已经有些分歧、有些动摇,电动车行业里一些A0级车型已经不接单了,因为这样会导致它亏损。所以我认为,到这个阶段,材料的价格应该是在高点附近了。
从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讲,在这个阶段向下降,对行业可能是比较健康的。这是我的看法,再往上涨不一定做得下去了。
Q:亿纬锂能应对涨价有何具体措施?
A:从去年我们就构建了从锂、镍、钴到电解液、到隔膜整个供应链的建设。今年开始,这些合资、合作的工厂都开始陆续(建设),这对后续的市场竞争力肯定有很大帮助。并且我们和供应链伙伴建立了一个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在面对未来行业的价格波动变化时,这些会让我们更加从容。
Q:原材料价格上涨,亿纬锂能是否对价格进行了调整?
A:今年一季度材料价格涨得更快一点,作为行业里的主要企业,我们当时希望能把价格快速波动的方式平缓下来,所以当时并没有安排快速涨价。但是市场发展到今天,我们分析价格会在这个价位稳定一段时间,所以我们积极地和主要客户讨论,并在价格上已经达成共识,应该会在3月份内完成调整。
但在调整价格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显著地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包括储能电池。有一些重要的客户明确地提出价格红线,超过了一定的价格就做不下去了。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也认为供应端的价格应该是到了高点附近。
Q:现在电池供应紧张的局面应该仍然存在,公司的排产情况如何?
A:其实好多电池供应依然紧张,我们现在各个工厂的产线的排产应该都是满的。
Q:未来的产能规划如何?
A:我们的产能规划主要根据市场需求,亿纬锂能已经公告了将近200GWh的产能,并且都在进行建设。到今年年底陆续建成,2023年上半年会建成投产。
Q:2021年亿纬锂能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排名第八,今年有怎样的市场目标?
A:去年排名第八,实际上我们交付的电池应该更多,因为有一批电池交给了欧洲和韩国的客户。光软包电池去年就产销了10GWh的电池,总归我们还是排在前十。
今年来看,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一些重要客户的重要供应商。特别是到下半年,相信我们的市场份额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我希望这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
大圆柱电池会是主流的路线
Q:在当前整个动力电池领域里,竞争要素包括技术、市场资源、供应链资源,这些在未来的竞争关系中会形成什么样的市场格局?
A:现在动力电池需要技术、高水平的生产制造和强有力的供应链支持,特别是今年的供应链,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叠加发展的背景下,供应链显得有些困难。所以导致了价格的快速上涨,为动力电池的经营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大家都会有办法处理,也会把它应对过去。长期来看,我觉得在动力电池企业面前,技术依然是摆在最前面的要素和能力。之后随着电池生产交付量规模的扩大,供应链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Q:现在一些电池企业开始布局储能、换电等领域,这些业务会成为电池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标配吗?
A:从本质上讲,动力和储能电池都是化学储能的装置,原理上是没有区分的。对亿纬锂能来说,我们实际上是以过去的消费电池为平台,在进行动力电池的二次创业。
经过这7年的发展,我们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都有了很好的资产结构,消费电池整个板块也成长得比较好。我们也成为了消费电池+动力电池都有的全面解决方案公司。
Q:亿纬锂能去年启动了大圆柱项目建设,你如何看待未来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
A:从绝对安全的概念来讲,大圆柱的三元电池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搭载电芯的设计以后可以保证这个电池不会有热扩散,系统的安全性。
从主流的角度来讲,大圆柱电池会是主流的路线,方形磷酸铁锂的电池会在普及车型里面成为主流的技术路线。首先是大圆柱电池,其搭载电芯的设计可以保证这个电池不会有热扩散,具备系统的安全性。
而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其内部的电化结构来讲更加合理,而且电池的安全性也有很好的保障。考虑综合因素,未来的电池方向,(我们更倾向于)圆柱电池和叠片的磷酸铁锂电池。
Q:最近电池领域人才比较稀缺,好多企业都在开高薪挖人,亿纬锂能的人才储备怎么样?
A:过去这个行业积累的各类人才,包括技术、工程、质量管理的这些人都是不足的,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里面,人才短缺是一个普遍现象。
有些公司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的方式,它们主要靠挖人来支撑技术开发,这类企业在行业里面还是挺多的。高薪挖人或者高薪招人这种方式我相信还是会长期存在,这是发展的显著特征。
亿纬锂能走的路线是以培养为主,现在我们研究院的人数已经超过2000人,今年底应该会达到3000人的规模。
Q:你如何看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现状?
从现在来看,电池的回收是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它的规模很大。回收20GWh的电池,理想状态下,可提取出5万吨的碳酸锂,这个数量从开采的角度来讲,是很大的工程。所以电池回收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从成本上来讲,A0级车型很符合大众需求,价格也不贵。未来如果电池回收的残值能够发挥得更好,就意味着消费者的使用成本会更低,这对于行业的作用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