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草场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科学探明青藏高原草地变化,对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科学评估青藏高原生态十分重要。
“科考发现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及放牧承载力持续增加,三江源地区草地生产力持续增加。近20年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持续增加,每年约固碳840万吨。”2月23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下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草地生态系统与生态畜牧业专题发布的最新科考成果,为摸清这一地区草地变化机理提供了智慧支撑。
摸清家底,精准掌握草地资源状况
三江源五大圈层具有重要的固碳能力。这一地区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随着植物根、茎、叶和果实的枯落堆积在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的湿地中,形成了动植物残存体和水所构成的泥炭。泥炭中含有大量未被分解的有机物质,因此起着固碳作用。
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学术院长赵新全介绍,2021年,第二次青藏科考草地生态系统与生态畜牧业专题科考队共派出28支野外科学考察小分队,累计参加科考人员304人次,分别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类型、结构,生产力变化及驱动因素,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现状、趋势及退化原因,草畜平衡及资源空间分布,特色草畜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基础调查。
赵新全介绍,一年来,专题科考队完成了496个样点的调查工作,共采集植物样品7755份,土壤样品5586份,牦牛、藏羊等特色畜种血液样品1720份,青藏高原180种特色牧草(包括野生种和栽培种)种子,采集植物标本1773份,搜集农牧户有效调查问卷500余份。
“科考发现,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及放牧承载力持续增加,整体呈现变暖、变湿、变绿趋势。三江源区植物生长季缓慢延长,区域之间呈现明显分异,平均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和防风固沙量分别为每公顷7.42万立方米、28.4吨和22.4吨,均呈现增加趋势。长江、黄河、澜沧江园区草地合理载畜量分别为每公顷0.33、0.53和0.55标准羊单位,三江源地区草地生产力持续增加。近20年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持续增加,每年约固碳840万吨。”赵新全说。
创新模式,服务草牧业健康发展
牧草地退化成“草原之癌”黑土滩,高寒草甸过度放牧导致草层高度下降,原生草皮严重破坏,使三江源地区一度出现大面积次生裸地。
上世纪70年代起,青海科研团队着力研究黑土滩,研制出几十余项草籽生产及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技术,选育出多个适宜青藏高原种植的优质饲草新品种。多年后,昔日黑土滩变回青青草原,但如何打出生态富民这张牌,探索出一条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之路,是科学家们努力的另一个方向。
赵新全长期从事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过程、高寒草地退化成因和恢复机理以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并系统开展了退化草地恢复技术的创新、生态草地畜牧业模式集成及示范推广等工作。他介绍,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项草地生态系统与生态畜牧业专题研发的饲草生产及加工技术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推广应用成果,从而建立了以禾豆混播等为主的优质高产种植体系以及以青贮为主的饲草加工体系,实现了以营养均衡饲养为主的草畜一体化生产体系,将单一依赖天然草地的传统畜牧业转变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两段式新型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缩短了家畜饲养周期,提高了饲草资源利用效率,减轻了放牧草地载畜压力,能抵御气候变化风险,促进了高原草牧业绿色发展。
此外,科考团队还建议三江源东部充分利用退耕还草地、国营农场、农牧交错区耕地等土地资源,建设规模化人工饲草料基地,实现籽实体农业向营养体农业转变,建设高质量饲草生产基地,为绿色有机畜产品输出奠定坚实的饲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