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一根笋:产业林富口袋

2022-02-21 11:21:19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文鑫豪   浏览:81 评论(0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习近平

人物:黄继达,男,67岁,柳南区太阳村镇百乐村村民,有着27年竹笋种植经验,目前种植近50亩竹林。黝黑的皮肤与厚厚的手茧,是他与竹笋打了27年交道留下的印记。每次看向一望无际的竹海,他的眼神总是流露出一股热切与渴望——那些年开荒种竹的思绪又涌上心头。

四十岁那年,我被厂里辞退,一个人灰溜溜地从广州回家。扛着大包小包,独自走在满是泥巴的回家路上,我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我见过大城市的喧嚣,不甘农村的萧瑟;我想再出去闯荡,奈何不再年轻力壮,更无一技之长。

我回来后,看到家乡的第一印象是荒与穷。

1995年,村委引进麻竹种植,发展竹笋产业,村里一下便热闹了起来。村民们都说种竹产笋算得上是“懒人产业”,基本“人种天养”,粗放管理。

开荒山种竹笋的热潮迅速在村里蔓延,我也加入其中。

看着村里接二连三有人上山开荒种竹,我想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如“愚公”般直面大山,不同的是愚公移走的是山,而我们移走的是“荒”;相同的是我们和“愚公”都是靠着双手一点点干,一刀一斧、一铲一耙,坚持着人定胜天信念,为自己和后代凿出一条生路。

来年,部分竹子开始发笋,虽长势一般,但也卖到了差不多5角一斤,乐坏了大伙,更多的人上山种竹。与我一同开荒的黄继华也不甘落后,抢着上山开荒,扩大种植。

1996年夏季的一个夜晚,黄继达提着半只鸡和一瓶米酒敲开我家的门,笑盈盈地把酒斟满与我碰杯说道:“早上把锄头弄断了,这几天借你家锄头用用,等我表姑从城里回来带新锄头再还你。”

我纳闷道:“怎么还能把锄头弄断,那么多荒山用得着那么着急去挖吗?”他仰头将酒一饮而尽,夹起一块鸡肉边吃边说:“多种一亩是一亩,今年种多一点,明年房子就能建大一点,你也加紧种,晚了就要去隔壁村找山头种咯。”

正是带着这股劲,村里竹子种植从最初的100亩,发展到如今的4500多亩,我们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竹笋村”。

要守住“竹笋村”的金字招牌,可不是只比谁种得多,还要比谁种得好。20多年来,我与村民们种植了簕竹、大头竹、甜笋竹等,导致竹笋品种繁杂、良莠不齐。我与村民们每年垒一次土,竹蔸年年增高,有的竹丛根部形成小土丘,高出地面一尺多,导致竹林老化、竹笋减产。

2017年,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唐丹萍带着广西林科院竹类研究团队来看村里的竹笋,给村民们提建议、做方案。根据研究团队的指导,我与村民们改变传统种植方式,通过科学化管理,实现竹笋持续高产,提高了竹笋质量。

在指导中,唐丹萍的一句话让我记忆很深刻。她说:“竹笋虽是‘懒人产业’,但不是‘笨人产业’,要用科学武装头脑,种出产量高、质量好的竹笋,才能守住‘竹笋村’的招牌。”

此后,柳州螺蛳粉不断走红,竹笋迎来了新机遇,竹笋出售价格达到了1.5元一斤。经营的50亩竹林每年收入超过11万元。每次与儿子黄宇正收割竹笋时,他都会感叹:“种竹收笋,既守住了青山,还挖出了金山。爸,真感谢你们开辟荒山,种出竹海。”

新机遇蕴藏新挑战——厂家对竹笋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与绿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接时,合作社负责人粟保光多次告诉我:“全市不断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把关,你们一定要想办法种出更好的笋子,让我们能腌出更好的酸笋,为生产更好的螺蛳粉打下基础。”

为此,我与种植竹笋的村民们不断尝试新办法,比如在林下养鸡,打造种养结合的立体模式。2021年11月,唐丹萍提出在林下种植赤松茸的建议,不仅每亩竹林可增加2000元收入,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松软的土地能促使竹笋更好生长,我与村民们尝到了甜头。

以我们村为核心区,柳南区打造了螺蛳粉特色小镇竹笋种植基地,在我们村的辐射带动下,太阳村镇全镇已发展种植竹林1万亩,年产鲜笋1万吨,不断兴旺的竹笋产业让我们步入乡村振兴的轨道。接下来,我还要种出更多更好的竹笋,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

后记:我和村民们是时代发展的“愚公”,没有精湛的手艺,也没有过人的本领,我们只能靠双手一点点凿出生路,种下一个个希望。但我们深信,只要同心协力,因地制宜地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去努力,就能众人拾柴火焰高,达到产业兴旺。


文章关键词: 产业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