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以厂为家的研发“大咖”——访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黄光伟

2022-01-24 09:59:41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朱柳融   浏览:220 评论(0

【人物档案】

黄光伟,1966年4月生,广西北流市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为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获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先进科技工作者”、自治区“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是全国牙膏行业中唯一获得“轻工大国工匠”殊荣的技术人员。

两面针牙膏以“一口好牙,两面针”的形象,深入人心。这背后,离不开泡在实验室里科研人员的默默付出。黄光伟就是其中之一。

还是一名普通的研发人员时,充满干劲的黄光伟就以厂为家,沉浸在研发的天地中,寻找两面针牙膏新品种的“秘方”。

如今,55岁的他已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咖”级专家,依旧翱翔在研发的广阔世界里,守护更多人的一口好牙。

把牙膏膏体变白

南宁肥皂厂、柳州牙膏厂(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桂林洗衣粉厂、田七牙膏厂……1989年,黄光伟从河南郑州轻工业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毕业,摆在他面前有许多选择。

一江碧水,让黄光伟把目光投向了柳州。“柳江绕柳州城而过,走了一个‘U’字形,多漂亮!”黄光伟边说边用手画出“U”,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柳州牙膏厂,成为一名研发人员。

来到柳州后,还没来得及欣赏柳江美景,他就一头扎进实验室。“当时的中药牙膏都是绿色的,很多人不喜欢,于是厂里要研发白色膏体的牙膏。”黄光伟回忆,一进厂他就加入了研发团队。

如何保证膏体变成白色,牙膏的中药有效成分又不损失呢?这成为一个攻关难点。当时实验室环境简陋,从药水的熬制、提取、蒸发、浓缩,都靠黄光伟和同事手工操作,一个实验要等两三天结果才出来。

除了研发,黄光伟还要负责生产车间两面针药水的提取。“扛药、熬药都是一个人干。”黄光伟说,那时一周工作六天,他连休息时间都泡在厂里,“年轻啊,一点都不觉得累,感觉有用不完的力气”。

就这样一边干生产,一边搞研发,历经小试、中试、试生产,一年多后,两面针洁白牙膏面市,这也是黄光伟参与研发的首个成果。

“十分畅销!”黄光伟笑着说,看着市民用上了自己参与研发的牙膏,很有成就感。

化身“神农”尝百草

上世纪90年代,跨国日化公司不断进驻我国,加剧了牙膏市场的竞争,两面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突围之路在哪?

已经在技术研发上积累了一定经验的黄光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两面针是依靠中药牙膏起家的,要做大做强中药应用技术,研发出满足消费者对功效、品质追求的产品。

为了实现自己的构想,化工专业出身的黄光伟自掏腰包买了《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等一批中药学书籍进行学习。同时,还走遍了广西50多个县区,找寻当地民间的中药偏方,采挖地道的中草药材。

“两面针根部表面有皮孔,入口苦涩,尝两面针尝到嘴巴发麻。”黄光伟说,有些中草药和两面针长得很像,他练就了尝一口,就能辨别真假的本领。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在研发过程中,黄光伟觉得最大的难点是中药学专业知识匮乏。2004年,黄光伟攻读了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研究生。

凭着这股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黄光伟带着团队研发出两面针中药消痛系列牙膏产品,完成了中药牙膏由“单方”向“组方”的蜕变,填补了当时牙膏市场的空白。

小牙膏“挤”出大成绩

黄光伟已在两面针公司工作了33年,不少一起并肩奋斗的同事早已离开原来的岗位,但他一直坚守在技术研发的一线。

“企业经营有起伏是正常的,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在不断成长。”黄光伟说,“研发是很有趣的,带着初心坚持下去,也是一种幸福。”

黄光伟的付出,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负责的项目,曾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技术发明二等奖、广西新产品优秀成果三等奖、广西科学院科学技术二等奖等荣誉。

黄光伟研发的牙膏,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腔健康。如今,黄光伟正带领团队的年轻人,奔忙在新产品的研发征途上……


文章关键词: 两面针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