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即将登陆科创板。1月13日晚,晶科能源披露发行公告,发行价格为5元/股,拟公开发行20亿股,占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20%,申购日期为1月17日。
晶科能源登陆科创板,意味着这家老牌光伏巨头也将与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光伏组件企业齐聚A股舞台。晶科能源能否成为下一个千亿市值光伏公司?
用时不到一年上市获批,市场头部地位显著
从2021年6月受理申报材料,到7月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9月审议通过、10月提交注册、12月批准同意,晶科能源在科创板上市获批用时不到一年。
信息显示,晶科能源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具备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光伏制造商,业务涵盖硅锭、硅片、电池片生产以及高效单多晶光伏组件制造。2010年,晶科能源间接控股股东晶科能源控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实现上市。
从晶科能源的招股书来看,这家作为全球光伏巨头的龙头企业核心业务表现颇为强劲。报告期内,晶科能源营业收入连续3年稳定增长。2018-2020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5.08亿元、294.90亿元、336.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19%,整体实现快速增长。同期,其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6.15%、22.73%、22.71%,整体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
在全球绿色能源结构建设需求的带领下,光伏行业迎来发展热潮。作为全球光伏组件巨头,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增速更是逐年高于全球光伏装机量的增速,历经十多年发展,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3%,增长显著。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晶科能源太阳能光伏组件销量分别为:10.93GW/年、14.20GW/年、18.77GW/年,同比增长29.9%、32.2%,组件销量及销量增长速度双双实现逐年增长。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此前表示,“随着公司更高效的新电池产能释放使得电池生产成本显著降低,部分抵消了多晶硅料和其他材料高企的价格对生产成本带来的压力。随着2022年硅料供应改善,下游装机需求将被进一步释放。”
此次科创板IPO,晶科能源计划募集资金60亿元。其中,40亿元用于年产7.5GW高效电池、5GW高效电池组件建设;5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15亿元为补充流动资金。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晶科能源全球营销网络和一体化供应链的进一步纵深布局,预计在2022年有望取得50%的出货增长。
垂直一体化布局,加速N型商业化
当前,晶科能源已形成“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可覆盖硅棒/硅锭、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等一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建立起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从而降低核心产品成本、提升附加值。其产品服务于全球范围内的光伏电站投资商、开发商、承包商以及分布式光伏系统终端客户。
在组件环节,晶科能源取得了相对显著的竞争优势。GlobalData数据显示,2016-2019年期间,晶科能源连续4年位居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在组件方面出货量表现优异,晶科能源在研发技术上亦连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光伏行业的PERC技术已经逼近极限,拥有更高理论转化效率的N型技术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代主流光伏技术,而晶科能源的N型TOPCon技术已建立起显著的领先优势。晶科能源自主研发设计的大面积N型TOPCon电池在实验室研究中转换效率达25.4%;这也是该公司研发团队第18次打破产品功率和效率世界纪录。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1月4日,晶科能源在合肥的最新N型TOPCon电池工厂一期规划8GW投产,投产后良率预计能和量产的PERC电池持平,这无疑也将加速推动行业向N型商业化生产的升级步伐。
目前,晶科能源应用了PERC电池技术、N型TOPCon电池技术、切半、多主栅、叠焊等的技术,已开发出Eagle、Cheetah、Swan、Tiger、TigerPro、Tiger N等系列产品,核心技术产品产业化效果较好,创造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98%。
招股书显示,晶科能源储备的光伏相关技术还包括:直拉单晶技术、IBC电池技术、叠层电池技术、钙钛矿电池技术、智能化组件技术、光伏BIPV技术等。其累计取得境内外发明专利149项,覆盖从电池到组件的技术和制造工艺、测试、安装、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的技术路线,技术研发布局深厚。
此外,在产品销售、研发技术持续突破的情况下,晶科能源还实现了一体化的全球供应链。其生产基地遍布我国江西、浙江、四川、新疆、安徽、云南(在建)等6个省份、自治区和马来西亚、美国、越南(在建)3个海外国家;报告期内,该公司境外基地生产的光伏组件全部向海外销售。
山西证券研究表示,随着硅料新产能逐步投产,一方面行业利润下移,组件环节盈利水平有望触底回升,另一方面装机成本下降将刺激需求,垂直一体化龙头依靠其成本控制优势及品牌渠道优势,有望实现量利齐升。
当前,晶科能源拥有垂直一体化的产能,将有望在行业发展机遇下,进一步扩大盈利空间。根据公司2021年产能预计,截至2021年底,其一体化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片以及太阳能组件的年产能将分别达到32.5GW、24GW(包括940MW N型电池)和45GW。
光伏赛道多方混战,晶科能源能否突围
光伏作为国家“双碳”计划的重要战略新兴产业,其发展受到市场持续关注,全球增长前景广阔。中泰证券(9.480, -0.21, -2.17%)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光伏市场新增装机量为130GW,2007-2020年间新增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达33.87%。其中,中国大陆2020年组件产量达124.6GW,占全球总量比例超70%。
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下,光伏行业进入诸雄争霸的时代,千亿市值玩家同台竞演。在多方混战之下,晶科能源凭借光伏产业全球化布局强势突围。
在具备领先优势的全球化布局方面,晶科能源成果斐然。2018-2020年,晶科能源实现境外组件销售收入分别为:184.69亿元、244.85亿元、273.8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在境外拥有23家子公司。其中,14家销售公司,3家生产及销售型公司、6家其他类型公司。
截至2020年末,晶科能源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超70GW,产品销往160多个国家,3000多个客户,客户数量及市场多元化,均稳居世界前列。
招股书显示,晶科能源未来还将围绕“碳中和”,依托行业地位及自身平台化优势,逐步建立“光伏组件+”行业生态,扩大产品应用场景。如:光伏储能一体机系统、光伏灌溉系统产品、光伏照明系统产品、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光伏制氢等,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与持续增长潜力。
长城证券研究认为,2022年全球光伏市场有望在原材料价格下行和政策支持双驱动下迎来需求大年,预计2022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10GW。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
在政策支持、资本助力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光伏行业在“双碳”目标中被寄予厚望。多重预期利好下,在作为“光伏大年”的2022年伊始,晶科能源登陆科创板,将有望进一步在资本市场的加持下,持续巩固全球光伏组件龙头的竞争地位,持续引领中国光伏行业的革新与发展,向千亿光伏白马发起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