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交卷,圆满收官。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在总结2021年光伏产业发展情况时表示,回顾2021年,从明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到整县推进光伏试点,再到金融机构为支持发展推出的减排、减碳支持工具,都让光伏在平价时代走向降碳舞台聚光灯的中心。
在完善的产业链和快速革新的技术引领下,中国光伏行业继续保持着产业规模全球第一、生产制造全球第一、技术水平全球第一的领跑地位。
分布式占比创新高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为2931万千瓦,同比增长34%;除3月和6月,其它月份新增装机规模均超过2020年同期。其中,分布式装机规模约1903万千瓦,占比达64.9%,成为新增装机规模增长的中坚力量。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调结构成为光伏产业发展的重点。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整县推进政策的推动下,分布式光伏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装机的占比逐渐趋于平衡,预计“十四五”期间也将维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肯定了今年分布式光伏的突出贡献。按照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的要求,光伏发展要坚持多项并举,其中就包括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今年全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在4500—5500万千瓦,明年新增装机规模或将在6000—7500万千瓦之间。“对于明年新增装机规模的乐观预期是基于目前光伏发电项目较大的储备量。”王勃华说,2021年,山东、内蒙古、重庆等18个省区市光伏电站配置规模合计达8928万千瓦,已公布的大基地规模达6000万千瓦,不少项目将于明年完成装机并网。
出口总额破纪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指出,放眼全球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光伏产业是半导体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发展的朝阳产业,也是全球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和竞相发展的新兴产业,我国光伏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少有的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安全可控,并有望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1年以来,尽管接连遭受多重复杂因素影响,中国光伏产业仍取得了优异成绩。1—9月份,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36万吨、1.65亿千瓦、1.47亿千瓦和1.3亿千瓦,同比分别增长24.1%、54.2%、54.6%和58.5%。”乔跃山补充说。
王勃华透露,在上述背景下,今年国内制造端产品出口规模快速增长。“1—10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为231亿美元,同比增长44.6%,月度出口额均超过去年同期。这一数值打破了2011年创造的225亿美元的最高纪录。”
“海外市场需求特别火热,同时,今年外销售价较往年有所提高。”王勃华表示,此前全球光伏七成以上的市场集中在欧美,如今不管是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还是累计装机容量,我国都是世界首位,且全球光伏市场呈现遍地开花、全面发展的态势,巴西、土耳其等新兴市场表现抢眼,百万千瓦级市场数量已提升至20个,较2018年的11个增加了9个。
跨界者络绎不绝
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Energy Trend分析师邹炎慧对明年全球光伏市场进行了展望。她提出,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2—2.2亿千瓦,同比增长超30%;中国仍将以约33%的占比位居首位。同时,明年全球百万千瓦级光伏市场数量将达到26个,新增5个,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在国内外光伏市场持续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对光伏制造端及应用端的投资,其中不乏跨界入局的公司。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已有青海丽豪、新疆晶诺等超30家新进入者投资光伏制造领域,主要分布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光伏产业历史发展脉络来看,跨界切入现象从未停止。不过,上一次跨行进入光伏领域的高峰出现在2008—2011年,当时正好是产业快速发展期。这次跨界或将迎来新的高峰,这主要是受降碳战略的引导所致。光伏产业一直呈现波浪式上升的特点,新进入者有其后发优势,或将对未来产业格局带来根本性变革。
乔跃山指出,我国光伏产业取得了非凡成就,但仍要持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机制,提升基础性研发,引导投资热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贸易救济局副局长王新表示,发展光伏对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术与市场的推动下,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