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长这一痛点,近年来有车企、电池厂商纷纷尝试采用换电模式。然而目前,不同车企建设的换电站往往只针对单一品牌车型,无法标准化,成为换电模式推广的最大难点。记者昨天从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获悉,中汽协会同联盟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并于近日正式发布了《电动乘用车共享换电站建设规范》团体标准,给换电站建设提供了“标准模板”。
谈到此次团体标准出台的背景,充电设施促进联盟技术和认证部主任刘锴介绍,换电模式其实自2008年起就有尝试。但目前一座换电站只能服务于单一车辆品牌甚至单一车型,导致日益增大的建站需求和土地、电力资源有限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决定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由此,联盟组织行业单位编制了此次发布的团体标准,希望按照“三步走”的方式来向市场推广共享换电技术。
这三步怎么走?刘锴告诉记者,第一步,共享换电站将实现机械锁止机构解锁、更换平台,搬运设备,安全防护设施,车辆识别系统,电池包存放货架,电力系统,充电机,数据分析系统的共享。其中,包括利用云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智能识别。第二步,随着参与换电模式的企业数量的逐步壮大,共享换电站将进一步实现车型平台的共享。第三步,最终共享换电站将实现电池包平台和电池模块的共享。
标准发布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换电领域。电池厂商龙头宁德时代近日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建设换电网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络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换电能力提升等方面深入合作。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相比车企,电池厂商入局换电领域,或将更好地推动换电设施的共享化,加速换电模式发展。
责任编辑: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