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步迈入2.0时代

2021-10-20 17:20:09   来源:中国能源网   浏览:162 评论(0

“在燃油车时代,大家更关注整车和生产规模,对研发和零部件的关注度和投入不够,造成汽车产业规模上去了,但留下了技术‘空心化’的心病,至今也没能翻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近日召开的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坦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开始,它正改写历史,在没有国外成熟技术可供借鉴、成熟零部件可供选购的情况下,我国电动汽车企业对研发和零部件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同时,与会专家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正由初级阶段迈向中高级阶段,即从电动化的1.0时代进入以网联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2.0时代。

快速建立的供应链

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闯过孕育期

近年来,我国开启了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之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78万辆,产销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

“我国电动汽车1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汽车强国的底层是零部件强国,如果国内没有很快建立起给力的供应链,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绝不会有今天的成绩。”陈清泰指出,跨界力量和企业大举进入,与整车企业合作建起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电池、电机、充电桩等领域一批专业化公司快速成长。同时,供应链迅速建立和水平快速提升,特别是电池能量密度成倍提高、成本连年下降、安全性逐年上升,保障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突破,也使我国较为顺利地闯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孕育期。

陈清泰指出,每一次汽车技术突破,都是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密切合作的结果。一般来说,整车企业在技术集成上功不可没,但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却大多出自零部件公司,如汽油喷射、涡轮增压、防抱死刹车、安全气囊等。

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产业链,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化,新能源汽车供应体系呈现出新特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指出,传统汽车的产业链结构基本上由整车厂掌握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等核心技术,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以电池、电机、电控为代表的动力系统产业链基本上由供应商来提供。

新型零部件

仍有市场空间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给产业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在陈清泰看来,汽车产业的价值链正在迅速变化,软件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目前新型零部件的技术壁垒尚未形成,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这给我国零部件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他表示,新型产业链涉及的信息化、网联化、人工智能等板块,都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良好的领域,要抓住时机,针对“卡脖子”环节下大工夫,力争一项项突破,打牢我国汽车产业的新型零部件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供应链存在安全隐患。以动力电池为例,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公司总裁梁锐坦言,今年动力电池主要材料大幅涨价,三元材料比去年上涨58%,电解液上涨2倍多,铜、铝等材料也出现涨价,而全球锂资源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和南美洲,我国缺乏大规模的资源储备,这将给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苗圩指出,缺芯少魂一直是我国的“制造之痛”,操作系统是汽车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也成为各个企业必争的战略要地。

“汽车涉及的软硬件系统,绝不是一个行业、更不是一个企业能全部覆盖的。”陈清泰认为,跨界融合、企业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建立起稳定高效的供应链和产业生态才能固本强基。

智能网联

是决胜2.0时代的关键

随着新能源汽车从电动化的1.0时代快步迈入以网联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2.0时代,产业链应如何发力?

在苗圩看来,新能源汽车是竞争的上半场,我国表现得不错,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近180万辆,渗透率持续提升,行业进入快车道,但真正决定胜负的是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标志的下半场竞争。他介绍,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我国率先提出了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协同发展的创新方案,以信息物理系统架构和计算技术平台、云控基础平台、高精地图基础平台、车载终端等为载体,加速推进产业化,同时,行业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快技术创新,继续在智能网联汽车下半场竞争中发挥优势。

有机构预判,在整车成本系统中,软件成本将从目前的15%上升到60%。“汽车的产业链没有固化,还在完善中。”在陈清泰看来,未来汽车零部件的概念和范畴将发生变化,70%以上的传统零部件体系将面临重构,从动力系统的储能电池、氢燃料电池、电机、电控、功率半导体,到网联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涉及的芯片、计算平台、传感器、激光雷达、控制器,再到车载控制系统、高清地图、网联通讯、运控平台、语音识别等零部件和软件,都将成为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王金照建议,行业要致力于提升全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基础材料研究不是单个企业能解决的,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需要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支持。企业也要通过一些共性研发平台建设,与产业链合作突破。此外,在全球减排的大环境下,制造环境低碳化将是未来的竞争力,企业宜提前布局。

责任编辑: 李颖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