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北京市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北京社科”2021智库系列皮书、集刊、论丛发布会,包括《中国社区发展报告》《北京经济发展报告》《北京文化发展报告》《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等,系统梳理和展示了国家及北京市在经济、社会、文化、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同时在不同领域提出专业性、建设性、针对性、可行性政策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与展望,是一年来“北京社科”智库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
其中,《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指出,去年以来北京的社会治理在八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2020年北京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垃圾分类”等上榜年度舆情热词,反映了北京城市治理加强精治共治法治的特点。北京垃圾分类成果显著,截至2020年12月,北京市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稳中有升,达4246吨/日,相比条例实施前增长了13倍,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已达到20.84%。
二是“接诉即办”在抗击疫情与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形成人民至上的“北京样板”。去年北京市形成了街道乡镇、区级政府部门、市级政府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等共同解决处置群众诉求的共治格局,群众诉求解决率、满意率均呈逐月上升趋势。
三是北京积极探索便利的在线纠纷解决平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司法局推出“和风调解”微信小程序。
四是社会组织在北京疫情常态化防控中积极开展资源动员、技术支持、志愿服务、行业支持等作用。
五是疫情防控期间,京郊农村地区各行政村党组织积极主动落实各项防控工作,多渠道传播疫情防控知识,稳定社会秩序与村民心态,降低人员流动,有效发挥了基层村镇社区疫情防控功能,为打赢首都疫情防控整体战作出重要贡献。
六是北京搭建起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例如海淀区推广独具特色的 “社区会客议事厅”,重新梳理社区治理流程,形成协商主体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程序科学、制度健全、规范有序、行之有效的社区协商新局面。
七是北京在韧性安全社区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作为全面提升区域综合减灾能力与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社区层面结合使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和大喇叭、吹哨子等传统手段,确保预警信息在短时间内覆盖社区全体居民。
八是北京利用人工智能语义分析、数据分析服务、互联网数据采集服务监测等功能,有效提高首都在破解弱人工智能犯罪类型案件中的效率,推动刑侦系统对人工智能类型犯罪的各类大数据的分析整合。
责任编辑: 江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