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风口上的氢能汽车:日系孤掌难鸣,中国品牌蓄势待发

2021-08-18 11:35:49   来源:中国能源网   浏览:103 评论(0

氢能汽车正成为国内新能源车市又一热点。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支持发展零碳排放的氢气发动机,“下一步还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氢能发展战略。”这是继今年6月份工信部表示稳步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加快燃料电池汽车重点标准制修订后,氢能汽车又一次迎来政策层面的利好。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国务院颁布的多份文件中也表示,将大力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

关于氢气发动机以及氢燃料电池,尽管同属氢能应用技术,但两者在路线上略有区别。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氢气与氧化剂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从而推动汽车;而氢燃料发动机是氢气在气缸内燃烧推动活塞做功,就是说把氢气当汽油一样来用。一个是化学反应,输出化学能;一个是物理做功,输出机械能。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将逐渐由化石能源为主导向清洁能源过渡,氢能的发展对于能源领域节能减排、深度脱碳、提高利用效率比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据开源证券等多家券商近期发布的研报,氢能由于从制备到使用全链条的环保低排放,其一度被视为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其中,氢燃料电池是氢能最具长期发展潜力的下游应用之一,特别是在车用领域。

纵观全球氢能汽车领域,日系车企在这方面较为领先,有数据显示全球超过80%的氢燃料技术专利被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上,丰田、本田先后在2014年及2016年便实现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量产化。但耐人寻味的是,本田、日产年内均宣布暂停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甚至研发。如今我国大力推进氢能汽车的发展,无疑是为国内新能源车市保持全球领先作铺垫,但与此同时,吸取前人经验少走弯路十分关键。

“曲高和寡”的日系氢能车

零排放、续航可达700公里以上、燃料补充只需3分钟……已经量产化的丰田MIRAI、本田CLARITY等如愿将氢燃料电池车的优势落地,但其缺点亦明显、致命。据丰田、本田日本官网信息,尽管已经实现量产多年,但MIRAI以及CLARITY的起售价仍超过700万日元(折合约41万元人民币),大部分型号更突破800万日元。即便算上日本政府210万日元(折合约12万元人民币)的补贴,对于一辆中型轿车,这是堪比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等主流豪华品牌同级车型的价格。

居高不下的价格令日系氢燃料电池车迟迟未能打开大众化市场,进而影响到产业链规模化发展的推进,两者更陷入互为因果的负循环之中。以加氢站为例,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日本计划在2020-2021财年达成加氢站数量满160座的建设目标。这一数字虽已领先全球,但依然不足以助力氢燃料电池车应用规模取得突破。

据日经亚洲(NIKKEI Asia)去年末的报道,加氢站的缺乏成为MIRAI等氢燃料电池车主最大的烦恼。另有数据显示,过去数年日本的新建加氢站数字均在10-20座之间浮动。“这是一个类似鸡跟鸡蛋的问题,第一代MIRAI激起了第一波水花,但后续不如预想中顺利。”东京汽车行业研究机构Nakanishi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汽车分析师向媒体表示。

如此背景下,重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本田等车企于近期纷纷暂停相关产品生产甚至产品开发。今年6月,本田汽车宣布将会停产Clarity,截至目前车企官网依然显示不再接受该车订单。另外,今年初,日产汽车宣布暂停与戴姆勒及福特合作开发燃料电池汽车的计划。

“暂停研发不代表本田、日产等就此放弃氢燃料电池车,现在领先技术被日系车企垄断限制了该细分市场的发展,他们需要思考自身利益和产业规模的平衡。”8月14日,国内某主流车企氢能汽车研发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本田、丰田掌握绝大部分氢燃料电池前沿技术专利之下,不少国际车企巨头走向锂电池车,“惹不起但躲得起”。

自研核心技术、共建产业链成关键

日本企业手握海量氢能车技术专利,却因为专利的高度集中令同行参与积极性受打击,导致产业链规模受限。日本氢能车发展历程为我国同业指出两大发展思路——自研核心技术,共建产业链。

自研核心技术层面,得益于近年来我国自主车企实力大增,我国已逐步掌握氢能车关键技术。“(长城汽车(57.790, 0.08, 0.14%))多项技术均突破了‘卡脖子’的行业痛点。”日前,曾在今年3月末发布30亿元氢能发展战略的长城汽车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包括电堆及核心组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组件(控制器等)等氢能车核心技术已实现产权完全自主。

但与此同时,长城汽车方面亦坦言其氢能技术距离大规模应用尚有一段距离,例如“绿氢”的制备方面。“目前国内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还有待突破,主要是纯度方面。”长城控股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雪松表示,现阶段更高效的制氢技术还是掌握在国外企业。

至于共建产业链,基于中国坐拥全球最大新能源车市场的背景,已有国际巨头进入国内提前布局氢能产业。例如,今年3月份,现代汽车集团全球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和销售基地——“HTWO广州”正式动工,预计2022年下半年正式竣工。

据时代周报记者从现代汽车集团方面了解到,除推广氢燃料电池车外,该韩国汽车巨头还计划持续扩大其他领域的氢能应用示范运营。“未来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展开通力协作,积极参与氢气生产、储存等上下游产业,布局氢燃料电池船舶、有轨电车、发电机等广东省氢能全领域产业链。” 现代汽车集团方面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在上述背景下,曾一度被边缘化的氢能车,特别是氢燃料电池车,再度被业界重视。而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氢能和储能列入前瞻谋划的未来产业的政策引导下,氢能车有望成为我国新能源(4.570, 0.01, 0.22%)车市的又一特点并贡献关键增量。

“氢能燃料电池近期内竞争力比较小,但是从长期战略来说,对于碳中和有重要意义。”8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向时代财经指出。

同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政府此举或意在多元化探索,氢燃料有诸多优势,不仅能存储,而且应用灵活。”亦有资深行业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各路线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补充”。

责任编辑: 李颖

文章关键词: 氢能汽车 燃料电池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