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中环股份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交流会纪要(4月29日)

2021-07-23 09:07:13   来源:   浏览:215 评论(0

2021-04-29 18:31:56 中国能源网

一、简报环节

1、2021年一季度公司经营主要特点

(1)体制改革赋能:去年完成混改后,一是在内部体制方面,投资决策、审批流程等都不断加速;二是公司也在进行组织变革,更新经营理念。中环战略方向清晰,组织充满活力,下一步我们要锻长板补短板。

(2)产业链价格博弈:上游材料铜、铝、有色金属、多晶硅价格都在大幅上涨,产业链竞争加大。公司还是会采取平和的商业策略。

(3)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工作取得进步: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提质增效,打造关键核心竞争力,在半导体、新能源方向都打造了一系列专利和know-how。

(4)按照“上坡加油、追赶超越”的思想展望全年的营销计划,核心是要实现经营绩效倍增。

2、2021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6亿元,环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5.4亿元,环比增长123%;EBITDA为18.5亿元,同比增长53%,EBITDA的增长更多来自于利润的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含银行汇票)14.7亿元,同比增长60%。公司的应收帐款以及应收帐款周转天数都保持正常。

1-新能源材料板块实现58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3月份产能60GW,4月份产出达到接近60GW;2-新能源组件实现10.6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产能达到6GW。3-半导体材料方向实现3.8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产能达到276百万平方英寸(仅包含抛光、外延片)。

3、2021年第一季度重点举措

公司一季度重点加速项目扩规模,研发创新提能力,降本增效提收益,变革组织提活力四个方向开展工作。

(1)公司不断加快决策速度,加速先进产能提升:公司银川项目从谈判到项目启动历时3个月,产能规划50GW,全部为G12产品。内蒙光伏基地单晶5期项目提速,2季度预计全部达产。内蒙光伏二期G12切片项目于4月投产,预计将于年内达产。

新能源晶体方面:在新的体制下,我们的决策速度加快,产能快速提升。我们计划在2021年年末达到85GW晶体产能;

新能源组件方面:中环始终围绕差异化,重视知识产权,围绕着“G12+叠瓦3.0+PERC3.0”,加快组件产能建设步伐。另一方面我们还在推动全球化加速,推动MAXEON快速建立北美产业布局和全球销售体系,我们希望MAXEON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两家太阳能组件制造公司;

半导体材料方面,一季度实现12英寸外延片的快速上量,中环领先12英寸外延片的增量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产品结构不断升级,2季度将进一步释放有效产能。总体来看,半导体行业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中环针对当前形势,宜兴项目提速,拟启动天津工厂扩建项目,目标是在2023年全面达产,实现规模效益。我们计划早2021年6英寸及以下产品达到60万片,8英寸达到75万片,12英寸达到17万片,同时匹配相当数量的外延片。

(2)创新研发,强化核心竞争力:创新研发是中环的特点,新体制下创新研发速度更加加快。在光伏方面,薄片化的推进有效消化了一部分多晶硅的涨价,另一方面我们加速了内蒙中环光伏一系列晶体研发的主要工程,将会为公司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产品一致性提供更好的支撑,同时我们把这些结果在3、4、5期进行产业化运用。在工业4.0方向,中环一直强调高质量发展,应用范围、应用场景都大幅提高,光伏晶体晶片的人机配比几乎翻倍。

从研发投入来看,一季度我们投入研发4.1亿元,在营收中占比5.4%,累计申请专利数量1330件以上。现在研发人员有1980人,占总人数的18%以上。企业混改以后,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吸引力更加加强。在前沿技术布局方面,公司在半导体材料方向重点是8寸到12英寸的抛光片、外延片、RTP、ArAnneal等,在新能源材料方向重点是G12+薄片以及N型高效硅片,在新能源电池组件方向重点是叠瓦3.0技术,同时利用叠瓦3.0技术平台,通过贵金属材料的下降和性能的提高,对PERC技术进行大幅修正提升。

从技术创新方面来看,在光伏材料方向我们已经构筑了很多专利和know-how,叠瓦产线的研发也会进一步提高公司差异化竞争能力。借助MAXEON的卓越研发能力以及IBC电池组件,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半导体材料方向,我们的8英寸已经成为国内Baseline的对标,12英寸方向已经完成了Power、CIS、Logic、Dram等全方位产品研发并导入量产。依托工业4.0的制造优势,中环的晶片体系、组件体系、晶体制造体系、半导体体系、人均效率、产线支撑率等都大幅度提高,我们认为这就是高质量的发展。

(3)提质增效,降本增益:我们把单晶炉的理论产能大幅提升40%,G12开炉成本也环比下降。此外,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的经营策略发生变化,通过在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的运作,财务费用率环比下降2.9%。

G12产出比例持续提升,一季度末G12提升40%,4月末G12产品占比提升到45%。整体规模的上升和G12比例的上升为G12产品规模化和成本降低提供条件。在晶体方向由于工业4.0的运用和各项技术的推进,我们的A品率、产品一致性大幅度提升,降低了原材料消耗率;在晶片方向,细线化达到了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同时我们还推进了薄片化。

在优化结构、管控费用方面,1-我们有效调整了负债规模,总体来看中环的财务结构是稳健的资本结构。2-同时我们秉承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原则,持续优化有息负债结构,Q1长期有息负债占比提升至69%,短期负债大幅下降,严控金融风险。3-我们严控财务成本,Q1财务费用率2.2%,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4)以人为本,创新精进,组织变革:在实施组织变革的过程中,考虑公司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公司变革的目标,我们实施的战略是自上而下进行组织变革凝聚团队,自下而上进行薪酬变革,稳定团队。

1-我们以客户为中心,以任务为编组实施了组织变革。公司定位于运营管控,进行战略协同与资源整合,对运营过程的把控实现经营结果。各产业发展方向BG、BU差异化设计内部架构和运作机制,以适应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组件、光伏组件、光伏新材料不同的生产特性;2-授权到位、赋能到位的管控授权。我们聚焦战略制定,关键事项和干部管控,经营管理权责对等,聚焦业务,明确了我们的业务权责对等。3-面向未来长远发展,进行全面报酬体系改革,开展股权激励。

4、2021年工作展望

(1)新能源材料:

硅片尺寸:保守估计2025年300-350GW装机量。到2025-2030年,G12将占据硅片市场2/3以上的产能,在2023就会超过50%。大尺寸硅片一方面可以降低晶体、晶片、电池产线的固定资产占比,通过提高,另一方面在组件方向通过提高单串功率,降低非硅成本和光伏发电的系统BOS成本。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仅仅中环一家的产量就会将210尺寸的电池占比提升到28%以上。考虑到行业的持续跟进、中环的产能扩张,2023年210硅片、组件、电池占比必将超过50%,成为市场主流。

硅料价格:上游材料全面涨价,光伏材料从4月末达到140~145元/kg的水平,我们认为5月份极有可能突破150元/kg,客观上造成了硅片、电池、组件经营的成本压力。

功率:从国内目前招标情况来看,2020年二季度的时候组件的主要功率围绕着400~445W,占比92%。而到同期2021年4月的时候,组件功率500~550W已经占了67%,590W以上占了7%。已经有接近74%的高功率组件成为市场的主体,大尺寸的高功率产品必将淘汰小尺寸的低功率产品。到2022年,我们认为600W+电池组件将进一步挤压500-550W市场。

G12产品:公司工艺进步和工业4.0应用对光伏硅材料生产和经营业绩产生了巨大的效益。G12产品优势明显,产能逐步释放、产量大幅增长以及严重供不应求,都证实了技术进步是光伏行业、企业成长的根本。因此公司有几个战略方向的设定,一是加快G12建设步伐,持续提升优势产能的产销规模,二是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技改提效工作。2021年单晶炉产能逐月提升,2月份提升了9%。在2022年提升7%的基础上,2023年再提升9%,超过目前国内泛8英寸的总产能。

原生多晶消耗率:到2021年四季度,中环由于工业4.0、G12技术和各类技术,原生多晶消耗率将下降2%。

产能规划:我们计划在2023年达到135GW,其中G12达到116GW,占比86%。剩下一部分主要是泛8英寸,主要是面对国外客户的持续的订单。我们认为中环在2021-2023年会成为全球硅片最大的出货商。

(2)新能源组件:

Maxeon高效叠瓦组件是一个专利技术,在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都发生了几起针对叠瓦专利的知识产权诉讼。从目前情况来看,叠瓦的有效性通过诉讼得到了证实。叠瓦有一个巨大的潜力,就是为中环实施PERC3.0技术升级、降低贵金属的使用创造了条件。因此中环股份还将继续扩大叠瓦专利的覆盖面,叠瓦know-how的深度开发以及叠瓦产品的持续升级。叠瓦组件可以大幅降低BOS成本,根据我们和一些设计院的分析,在660W组件推出以后,会比530-540W的BOS成本大幅下降,差距在1毛钱以上。

在新能源组件方面,我们主要围绕江苏、天津两个方向实施,同时在Maxeon方向,在墨西哥会建设第一条北美的叠瓦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完整使用了受专利保护的、由中国制造商制造的、按照中环工业4.0理念设计的生产线,标志着北美叠瓦生产线在不远的将来达产,并进一步在美国本土扩张,满足美国政府需要的能源政策。

(3)半导体材料:

持续按照双摩尔定律前进,我们预期汽车电子将成为半导体消耗的最大市场,它的增长是迅速、有效、可持续的。全球半导体短缺将会保持8个季度左右,中国市场发展速度相对更快,但供给能力较弱,因此中国半导体材料厂商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商业布局:我们在北美展开了营销机构的方式,在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欧洲都进行了布局。我们在新加坡成立了专门的销售公司,面向全世界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在产品方面,1-我们在O-S-D这个方向国内市占率超过35%,在国外的一线客户也实现了量产。下一步我们的重点还是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提升8英寸以上(特别是12英寸)的占有率;2-在logic方向,得到了灯塔客户的认可,日韩台湾客户也进入了导入期,我们依托托质量和性价比,实现了相对领先的市场占有率;3-在Analog领域,我们的认证速度不断加快,未来,预期我们的核心是要配合客户复杂的需求,因为这类产品都是定制化的产品;4-在Memory方向,中环是全力推进研发,2021年我们实现了灯塔客户的突破。

产能规划:2021年是中环半导体发展的里程碑时点,我们原计划是2025年力争成为全球制造前5的供应商,由于当前的全球形势和中国形势,要求我们加速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以及团队建设能力,这些条件支撑我们加速。

总体来看,中环在2021年将上坡加油,创新精进,全面倍增。抓住当前发展的历史机遇,抢占技术制高点,加快全球领先的目标。我们预期今年公司的业绩将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有信心实现业绩的倍增。

二、问答环节

1、光伏板块

Q:公司在硅片端的市占率目标?公司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高硅片的毛利率?

A:1-市占率:G12产品在2025年会达到70%-74%以上,公司作为G12产品的原创者和推广者,我们认为还是有一定工作难度,G12是厚积薄发的产品。我们希望成为这74%市场份额中的最大市场份额拥有者。我们认为在2023年我们会G12产品的市场份额中达到80%-90%,2025年我们会在75%以上,我们有信心在G12产品中始终保持这种地位。

2-毛利率:G12产品的基本生长原理就是要比泛8英寸的晶体生长成本低10~20%,这取决于工艺。使用正常工艺,G12产品比中环自己的产品低15%;在导入新工艺以后,我们有信心12英寸产品的晶体要比8英寸的晶体在物理结构上成本低20%。硅片的毛利率大幅提升,其中G12和技术开发的贡献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环历史上的工厂几乎都是自己购买土地,自己建厂房。在高固定资产投入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提升效率、G12以及新的技术开发把毛利率提升了6个点,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对行业成本的本质影响。

Q:硅片价格趋势展望?

A:2020年4季度看到硅料上涨的态势,2021年1季度是价格上升的主浪期。面对上涨局面,公司还是秉承界面友好的态势来做,善待客户、善待供应商。中环一季度一方面在增量,另一方面保持满产,我们要感谢供应商对中环的支持。

Q:硅料供应保障情况?在硅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下,公司通过哪些方面控制原材料成本?

A:围绕着原材料的上涨,结合G12产品的应用和工业4.0的应用,我们一季度内生的几个因素,包括内部管理、各项工艺管理工作和生产管理工作取得了比较长足的进步。我们内生增长的毛利增长了1.55亿,这部分和原材料没有关系。在整个1-4月份的生产过程中,我们的原料利用率超越同行业最高水平至少1%。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中环的器械化能力,另一个是我们在原料特别是锅底料、产品入档率的形成也要比其他主要竞争对手低1%,两项我们低了2%。换句话说,我们硅料消耗率下降了2%。

Q:在拉单晶过程中,菜花料添加的比例?

A:中环一直倡导使用菜花料,长期以来菜花料+珊瑚料用料比例50%,我们晶体生长能力和晶体生长技术能够控制它使用这么高的比例。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实际上甚至建议客户我们全部不需要致密料,我们可以100%使用珊瑚料、菜花料。

Q:硅料涨价趋势展望?

A:市场整体有几个影响因素,一是货币影响,包括美元、人民币;二是大宗物资,原材料涨价,我们认为涨价有上限,要考虑下游是否能消化,它的博弈因素比较多。硅原料涨价是一个对行业大洗牌的过程,体制不健康的企业可能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好的企业利润也会受到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买家的信誉和历史的承诺,还是卖家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和大浪过去谁会留下来的判断都会起一些作用。我们非常有信心,中环在这一轮涨价浪潮中能完美穿越并成长。

Q:近两年硅料紧平衡的态势对硅片环节的盈利走势以及竞争格局的影响?

A:硅料涨价对大家来说是一个考验。对行业来说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个体企业来说,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硅材料的暴涨,在1992年涨了3倍,1998年涨了5倍,2004年涨了接近10倍,这一次我们看到的硅料涨价大概一倍多。1998年那一次淘汰了国内85%以上的硅片制造商,但又成长起一批新的企业。这是一个行业的规律,因为这是一个行业行为,对新老玩家都是公平的。企业更要做好的是自己的商业逻辑、自己的界面友好、长远发展规划。大浪淘沙的过程不一定淘汰小企业、新企业。这一次涨价过去以后,把资本变成流动资金,或者说把流动成本变成固定成本的企业有多少,可能是值得要讨论的。在中环的硅料保证方面,我们非常感谢几大供应商对中环的支持,我们在未来一定会对这些支持进行等额、超额的回报,以我们的成长带动大家的成长。

Q:公司对于Maxeon的规划是什么,将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协同?环晟的组件业务如何进行差异化竞争?

A:关于Maxeon,这里面有一些基本背景值得全行业讨论。北美市场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归纳于中美关系,应该把它归类于美国提升自己的制造业以及把新能源作为能源主体一部分的自主保证性的关注。中国自己用的石油不可能全部只靠进口。同样美国也不能全部的需求靠中国组件制造商来支撑,同样是己之不欲,勿施于人。美国能源局、参院、政府都对北美制造为核心的光伏新能源组件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我们很高兴地看到Maxeon成为核心计划的一部分。我们也希望通过墨西哥1.8GW的第一期项目,进一步拓展到德州、加州工厂,实现快速增长。我们也相信环晟在中国市场拼搏出来的工业4.0能力以及叠瓦的专利能力,包括我们的制造管理的输出能力,能够帮助环晟、Maxeon公司发展。

Q:硅片行业产能扩张的比较多,行业的成本曲线是否会被拉平?中环相比新进入者的领先程度?

A:新进入者多,是因为他们没有旧产能的包袱,他们认为自己可能会有后发优势。但是新进入者不会把成本曲线拉平,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环晶体技术至少有18个月领先,晶片技术至少有24个月领先。我们不相信模仿者能够迅速模仿,它毕竟加持了中环持续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从2016年开始做的工业4.0历史经验。我们认为我们的变动成本遥遥领先于行业所有竞争者。在我们向国内光伏行业先进企业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未来会更多的运用宁夏建厂模式。

Q:G12的良品率和非硅成本?

A:G12良品率和泛8英寸一样,新技术更有利于G12。在中环晶体新技术支撑下,整体入档率大幅度提高,Q1整体成本下降13.5%。G12非硅成本比泛8英寸低很多,这是物理结构决定的。

2、半导体板块

Q:12英寸半导体的客户开拓情况以及未来的产能规划?

A: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都处于供需严重不平衡情况,这也是我们的发展机会。整体来看,公司的12英寸抛光片、外延片,甚至其他硅片都会快速扩张。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的12英寸调试速度偏慢,我们按照上坡加油的精神,加快公司2021年的各项设备达产计划和技术项目的储备计划。

3、其他

Q:内蒙工厂的产能可能下半年会加速释放,之前的一些原有产能也在进行改造,同时公司半导体的业绩在一季度也有非常高的增速。公司今年全年业绩翻倍的增长目标是否保守?

A:内蒙的晶体产能到今年年底要达到85GW。在今年5月份5期全部达产以后,剩下的全部要靠G12产品和技术进步提升产能。而技术进步大概有核心的4个大项和4-5个小项来推动。总体来看,大概在10-11月份基本完成。换句话说,可以把它近似理解为一个线性的过程。技术进步提升的产能在一季度产能提升的效果中占了45%。关于实现倍增的目标:在转观念向市场化对标的过程中,中环的团队始终保持着科学严谨的风格,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相对保守的目标。

Q:公司财务费用降低明显,未来的三费下降空间有多少?

A:混改以后,公司的产业结构和内部管理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公司又定位了组件这个板块,所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不一定有很大下降。公司主要下降的是财务费用。从去年混改以后,在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我们在TCL金融的支持下做了很多之前高利息的有息负债的置换,通过调整高低利息的债务结构,一季度的财务费用有了很大比例的下降。未来除了调整债务结构以外,我们会在降低有息负债方面做一些工作。所以未来在三费的结构上,我们主要的目标方向是在财务费用。

Q:公司混改之后出现一些积极的边际变化,做了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调整、自下而上的薪酬调整。这些调整的进展情况怎么样?

A:我们的组织变革工作实施方案是变革自上而下推动,薪酬自下而上推动。一方面要进行组织变革,另一方面要保证团队稳定和对员工收入调整。我们目前的推动速度很快,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器件争取在5月份完成,光伏材料和光伏组件争取在6月份完成。总体来看,我们希望在6月份完成调整。

Q:后续股权激励方案的落地时间和具体目标?

A:无论是公司董事会还是公司的控股股东,都是希望我们加速更加市场化的行为,其中包括对团队的股权激励,与股东共成长,与市场共成长,与投资者共成长。公司的经营团队也在逐步理解、学习股权激励的深刻含义。我们希望在年内甚至更快地实施。


文章关键词: 新能源 新能源技术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