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甲烷成全球变暖帮凶 油气煤炭等行业关注甲烷减排

2019-06-21 16:25:49   来源:   浏览:142 评论(0


2019-06-21 08:58:06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李彪  

说到全球变暖,人们通常先想到的是二氧化碳排放,但其实甲烷排放也是加快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甲烷的排放量和对全球变暖的贡献度都在增加。

6月19日,在2019全国低碳日甲烷减排论坛上,各方专家围绕甲烷减排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对如何控制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排放积极献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未来两三年,甚至整个“十四五”时期,甲烷等非二氧化碳减排工作将迎来快速推进期。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介绍,该中心已经提出了几个有挑战性的量化目标,包括:煤层气甲烷回收利用率逐步提高到60%以上,油气行业放空气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等。

我国非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大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981年到2010年平均值偏高0.38℃,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说,以温度升高为特征的全球气侯变化是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而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20%,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约占四分之一。

美国环境保护署《全球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2010-2030》显示,2010年,全球非二氧化碳排放约为11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28%。

而2014年中国甲烷排放量为11.2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9.1%。

徐华清介绍,2014年中国甲烷排放5529.2万吨,其中能源活动排放2475.7万吨,占44.8%;工业生产过程排放0.6万吨;农业活动排放2224.5万吨,占40.2%;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排放172万吨,约占3.1%;废弃物处理排放656.4万吨,占11.9%。

据了解,我国甲烷排放主要包括煤炭开采和油开采中的甲烷排放和泄露,以及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甲烷排放。

徐华清说:“我国非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大,而且在持续缓慢上升。”

因此,加强甲烷排放的控制形势紧迫,具有积极意义。蒋兆理称,有效控制甲烷排放是我们应对气侯变化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甲烷温室效应非常高,且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因此,控制甲烷排放,可以有效控制全球升温。甲烷是天然气、煤气层和煤矿瓦斯的主要成分,控制甲烷排放还会带来很多的协同效应,如:可以减少对流层的臭氧等。

未来几年是推动甲烷减排关键期

徐华清称,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我国明确提出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十三五”也提出了一些明确的要求。但是,到目前为止,实施的进展和效果还不是太理想。比如说煤矿瓦斯利用量,实际利用的效果跟目标任务有较大差距。

据专家分析,未来我国非二氧化碳气体减排主要在五大板块:工业领域、煤炭开采、石油天然气行业、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针对当前的形势,如何控制非二氧化碳气体减排,尤其是推动甲烷减排,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

为此,蒋兆理表示,从国内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出发,生态环境部在今年和未来几年,会把以甲烷为主的非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作为工作重点。包括:摸清底数,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切实行动,制定和实施控排措施等。

蒋兆理强调,2019年及未来的两到三年是推动甲烷减排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生态环境部将与油气等主要工业部门和企业联合起来,采取有效行动,制定和实施减排措施。在煤炭甲烷控制方面,也将进一步加强跟产煤大省的合作,促进煤炭领域的甲烷减排。另外,还要积极推动农业、畜牧业以及城市固体废弃物方面的减排工作。

徐华清介绍了“十四五”非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的思路,主要目标包括:到2025年,煤层气甲烷回收利用率逐步提高到60%以上,油气行业放空气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农田氧化亚氨排放基本稳定,垃圾填埋和污水处理甲烷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全国农产品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显著下降。

徐华清进一步介绍,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统计核算监测体系要基本建立;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形成一批可推广的非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技术;建成一批具有良好减排效果的重大工程;推广一批可复制的试点示范项目。

多位行业专家预测,未来几年,随着非二氧化碳气体减排力度的加大,甲烷减排领域将迎来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行业的快速发展。


文章关键词: 甲烷成全球变暖帮凶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