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5 09:59:28 雪球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忠芳、保利协鑫(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刘福、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甘新业、新疆东方希望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小飞、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经理尚耀华、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熊海波从企业的角度对近期硅料涨价发表看法。
【报告汇报】
当前多晶硅产业发展正处于四大趋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进口依存度持续降低,下游需求快速增长,以及技术进步带动成本下行。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能方面:截止2020年底,我国多晶硅产能为42万吨/年。预计到2021年底,我国多晶硅产能将达到51万吨/年。
产量方面:2020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39.6万吨。2021年1-4月份,我国多晶硅产量为14.85万吨,同比增长5.8%。预计2021年全年产量为48万吨。
2.多晶硅进口依存度下降
2020年,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10万吨。2021年1季度,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2.66万吨,预计全年进口量为9万吨,比重将继续下降至15.5%。
3.下游需求快速增长
第一,从终端需求来看,2020年全球新增装机达130GW,其中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为48.2GW。组件生产,2020年国内组件产量为124.6GW,其中出口78.75GW。2021年1季度,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为5.33GW,组件出口量约为18GW。预计全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达到60GW,组件出口量为80GW左右。
第二,从硅料的直接下游硅片环节来看,2020年我国硅片产量约为159GW。截止2020年底,我国硅片产能为230GW/年。2021年1季度,我国硅片产量为52.5GW。预计全年产量为210GW。预计到2021年底,我国硅片产能有望达到320GW/年。
4.技术带动成本下行
多晶硅的千吨投资已降低至1亿元以下,行业生产综合成本已降低至6万元/吨。预计单晶料占比将超过90%。
从多晶硅供需匹配角度来看,短期,多晶硅的供应仍然持续紧张,预计到2021年底,我国多晶硅产能为51万吨,同期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需求量约为57万吨;到2022年底,我国多晶硅产能为72万吨/年,同期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需求量约为70万吨。中长期看,未来5年左右,我国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50万吨/年以上,预计对应组件产能将达500gw以上,能够满足未来长期需求。
从行业结构和格局来看,未来2-3年,龙头企业多晶硅产能持续释放,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对供应链的调节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多晶硅产业发展论坛交流会】
【参会人员】
谭忠芳 副总经理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刘福 副总裁 保利协鑫(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
甘新业 副总经理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赵小飞 副总经理 新疆东方希望新能源有限公司
尚耀华 公共事务总经理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熊海波 副总裁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言环节】
阿特斯 熊海波
我主要介绍一下中下游的情况。今年是十四五规划要开始的一年,对可再生能源倡导相当大。但是受到行业上下游供应失衡的影响,今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160gw是有困难的。去年疫情恢复后,多了很多其他因素,下游成本大幅增加:
硅料持续涨价;玻璃和封装材料涨价;汇率影响和海运价格暴涨。 以上因素总共对下游销售毛利影响超过6美分。
目前下游现状是,所有做下游的没有一家盈利,所有做下游的目前都在减产。在这个行业十几年,多次遇到这样的困难。我完全能理解这种情况,光伏产业链是螺旋上升的。在困难的环境中,我们现在的策略是,失血的订单坚决不做,宁愿减产停产。老的产能先停掉,扩新产能,降低成本。整体上开源节流,修炼好自己的内功,在困难中保持企业健康的生存。
东方希望 赵小飞
东方希望做新能源是新军,我们是2015年筹备,2016年开始做行业。
我们集团是82年成立的,到目前距离2060年碳中和目标还有30年。经过讨论,前39年发展农业、电解铝、水泥、PTA、等其他行业,后30年我们集团将全力投入碳中和行业内,其他行业赚到的利润全部投到这个行业里来。
为了解决目前阶段性的供需失衡,我们计划了在宁夏的25万吨硅料项目。我们集团会尽力快速满足下游需求,今年这个项目下半年建设,明年投产。我们希望把价格恢复到去年上半年,也就是5-6万的水平,希望整个光伏产业协调、健康发展,为光伏产业做出我们的贡献。。
保利协鑫 刘福
我们在行业做了十几年了,刚才赵总的表态让我们压力很大。整个光伏行业目前还是很不成熟的。目前厂家的投资、经营行为,都存在不理性的情况。保利协鑫在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在接下来响应国家碳中和规划的过程中更是义不容辞。
从战略规划上来讲,我们06年是全国第一个进入西门子冷氢化多晶硅行业,一举做到全球最大。我们通过一系列改革,把颗粒硅作为作为一个新的产品,我们各个基建项目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今年徐州老产能置换年底达到6万吨,包括乐山10万吨,内蒙还有30万吨。
我们是从硅料起家,还是继续聚焦硅料。颗粒硅这个产品经济性和能效性如何,相信大家都很期待。我们今年做了如此大规模的扩产,是我们颗粒硅产品经过十年磨一剑,经过小试、中试到量产。这个产品是革我们自己的命,我们从西门子法起家,希望颗粒硅可以在平价上网、碳中和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整个硅料市场去年5-6月都在亏钱。在产业链中,多晶硅是门槛高、技术最复杂的,投资回报周期也很长,当时的价格不能反映真正的价值。现在的市场波动,不管是去年的硅料还是玻璃,它作为一种产品,它的价格波动是市场的行为。短期来看,这种淘汰的过程虽然浪费了一定的社会资源,但是企业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苦炼内功,更着眼于长远发展。
大全新能源 谭忠芳
大全从08年开始,多晶硅企业从40家到目前的10家,每家多晶硅企业都经历很多波折。我们大全奉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在美国上市,下个月应该也能通过在国内科创版上市,我们融资的目的就是解决大家现在缺硅的燃眉之急。
硅料的价格,刘总说的很好。去年硅料便宜的时候我们也流了很多血。我们预计明年下半年硅料价格会恢复。
新特能源 甘新业
特变电工进入多晶硅行业十几年了,跌宕起伏,充满坎坷。希望把我们的服务做到最好,与上下游共同成长,保证我们多晶硅良性发展,让价格回到理想的范围内来。
多晶硅产业投入巨大,技术难度高。我们希望在未来2-3年内,新疆的8万吨产能,包头在内蒙的10万吨一期的产能,能更好的服务客户,给我们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隆基股份 尚耀华
去年我们硅片出货占全球40%以上,组件占18%以上,是全球第一。现在多晶硅的形式给我们造成很大压力,比较受伤。
2018年,我们创始人李振国先生,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做过演讲,题目是光伏+储能是未来社会能源终极解决方案,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武器。18年年底预测,2025年装机超300GW,2030超1000GW,当时在隆基内部都有很多怀疑。不过现在大家对于前景的预测都是空前的一致了。我们隆基内部预测,要完成碳中和,2025年需要装机400GW,2030年需要装机1400GW以上,而且会持续下去。所以光伏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大家还是理性看待光伏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如果光伏能源形成不了成本优势,那么在双碳目标中就要被风、生物质所替代。所以我们要继续做好技术研发,在新的技术和产品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成本方面,我很认可东方希望所介绍的内容,我们也希望能看到明年多晶硅的价格回归理性。
新特能源 甘新业
关于利润这是这两天最敏感的话题,我不可能回避这个话题。我们也是希望光伏产业越来越好,这也是大家再做各位共同的担当。技术、成本还是我们产业最重要的问题。价格问题,我个人认为,不是谁决定的。今天我们商务部的、行业协会的、发改委的领导都来了,政府或者企业,谁都决定不了价格,还是要遵循市场原则。
目前要逐渐回归理性,双方上下游达成共识,那这个价格就是有支撑的。目前大家说,多晶硅价格已经超出所有人的预期。价格五万多的时候,那时候下游盈利是很高的,当时下游盈利水平是很高的。这就是市场,产业过剩。
多晶硅产业是系统的,不能随开随关。因此多晶硅企业希望有一个稳定的价格,不求大起大落。13年的时候,硅片上涨,硅料下跌,我们也在努力面对,觉得能卖掉就不错了。去年下半年的上涨也不正常,去年下跌也不正常,但是不正常都是存在的,最后一定会回归理性。有竞争有波动,对于一个产业很正常,最后一定促进行业上涨,这个产业链应该保持理性。
保利协鑫 刘福
甘总说的都是我们每一家多晶硅企业的心里话。我觉得这各还要从源头上讲,光伏行业确实还是充满不成熟和不理性。多晶硅起起落落也是很多次了,我觉得这一次的锅不应该由硅料厂来背。下游各环节,国内的多晶硅,最多匹配160个GW左右。现在我们总共从拉晶到电池到组件,是多少个GW?大家当时在做投资的过程中,有考虑过原料供应是否能匹配的问题吗?其实硅料价格的上涨,还是下游推动的。
我们作为化工企业,非常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化工企业一停就是几千万,甚至一停整个厂就废了,再也开不起来了,非常需要稳定。所以下游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看一看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价格还是一个市场问题,在这个波动过程中,一个是要保持理性投资,另一个还是要苦练内功。
阿特斯 熊海波:
目前短期来讲,还是单晶PERC为主流,HJT、TOPCON都是未来方向,但是要大规模取代目前的单晶PERC还是有资源限制的。未来N型的技术会有更大的突破。目前大多数突破在于实验室,还需要量产化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不管是哪种技术路线,都是要看度电成本问题。未来3-5年,N型技术会有大的突破。
我们中国把光伏产业做的很好,把外国公司都挤走,这是我们光伏人的骄傲。我们公司还是永远不追求做老大,我们只追求卓越。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实现企业战略。即便现在上游下游都高度集中化的情况下,企业仍然需要不断进化,才能走得更远。
(问:明年70万吨,后年80万吨,下一轮扩产主要都是靠中国的硅料企业,你觉得他们的品量能配合的上光伏的发展吗?)我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硅料价格目前带来一些痛苦,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硅料现在技术相对成熟了,门槛已经突破了,目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一定能得到解决。
隆基股份 尚耀华:
我也认同熊总的观点。硅料价格上涨是短期现象。我们统计过硅料的产能情况,未来3-5年可以满足我们下游的需要。当然市场经济就是过剩经济,上下游的产能不可能完美的协同起来,还是根据市场走。
任何一个环节,只要让资本、让投资者看到相对较高的利润,他们都会进来。欢迎更多企业进入我们光伏产业链的环节。竞争是市场的本质,过剩是制造业的本质。
竞争仍然是接下来光伏产业链的主流,上下游完美协同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为了产业链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多多交流对话。
大全新能源 谭忠芳
多晶硅是大化工生产,要求安稳、长远、优质。安全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们团队的建设是08年成立的,具备长远考虑。然后就是稳定,设备需要连续运行,管理的好,稳定性就会更好。优质,我们大全一直做品质。多晶硅企业从40家到现在只剩10家,都是这些方面竞争的结果。
未来两三年,N型硅料也在规划发展,已经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东方希望 赵小飞
不管哪个行业,都是技术进步带来质量的提升。我们在质量上,一定能够提到足够的水平。在价格正常的情况下,到是5-6万,这是长期的化工制造企业合理的价格。当然这其中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还需要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我们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未来整个市场2025年到300GW肯定是没问题的。东方希望规划了100w吨项目。新疆已建、在建12万吨,以后通过技改做到20万吨。宁夏项目一期是25万吨,规划是40万吨。其他的投资还在谈,根据市场情况,定义我们的投资扩产节奏。
保利协鑫 刘福
(颗粒硅)我们06年以硅料进入光伏行业,现在继续重新聚焦硅料。颗粒硅技术我们10年前就有了,现在决定大规模的去扩。徐州产能置换6万吨,现有产能1万吨,6月前增加2万吨,年底前增加3万吨,这6万吨到明年会完全释放;乐山是10万吨,工程基地已经在大壮推进了;内蒙我们已经在和战略投资者联系了,整个是30万吨的项目,包括工业硅的配套。
目前颗粒硅1-3年内,规划36-40万吨的规模。后面是否再扩,多大规模,要看市场发展。我们的方向是,新扩的硅料产能全部扩颗粒硅,不再扩西门子法的技术了。
关于颗粒硅是否能替代的问题,我认为光伏行业经常存在一些技术上的争论,但是任何存在都是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个人认为不存在是完全的替代,而是交替和互补。
我们坚定走颗粒硅,主要是技术和生产的积累完全成熟了。这个产品在成本上,每万吨的资本投入,包括土地、人工、物耗,比起西门子法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而且颗粒硅CCZ技术对于下游智能化的生产、加料,对于下游自动化的推进很有好处。
【大全新能源交流环节】
Q:多晶硅价格在春节后大幅增长,请您分享一下对此的看法,以及对第二季度和下半年价格变化的估计?
A:基本上,一月份我们的售价包含增值税平均是80元/kg,二月份在81元/kg左右,三月份到现在大概能达到100元/kg以上。基本上我们看到销售价格的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我们在多晶硅的供给侧还未看到多少产能增加,但是在需求侧已经有许多扩张计划正在路上了。最近,我们发布了两个长期合同,一个是和中环,另一个是和无锡上机的,基本上这两个长期合同90%以上的内容是在2022年以后的,所以在今明两年仍会存在对于多晶硅供给不足的担忧。
我们之前认为今年第二季度的价格可能会在120-130元/kg,今年下半年可能会在120元/kg左右。之后人民币升值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在中国市场会保持吸引力。到2022年上半年价格可能会回到100元/kg左右,2022下半年就很难判断了,要考虑到时候市场情况,供给和需求情况。之后可能很多其他公司的产能提升落地,到2023年应当能保证充足的产能供给。总之,我们认为多晶硅供给紧张的情况会从今年一直持续到明年中期。
Q:可以分享一下公司的多晶硅库存水平吗,有可能的话是否能分享一下你们所知的竞争对手的库存情况呢?
A:在去年Q3的时候我们由于客户延迟交付等原因,库存水平高于正常状况,大约是三周的库存。到了Q4订单和需求基本恢复了正常,到了十二月份客户需求增大,那时大概是维持两周的库存,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目前我们的库存是非常紧缺的情况,库存已经不到一周了,这已经是我们基础维持的最低库存水平了。整个行业可能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情况,都处于库存紧缺的状态。
Q:我们对于全年的价格潜力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在最近三月以来价格有些波动,可以解释一下其中原因吗?当前价格的增速是否会放缓或者近期保持一段时间稳定?
A:最近欧洲和美国的光伏模板市场仍然是非常火热的,但是在中国市场出现了一些需求下滑,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在等着国家能源局和两会出的新政策。我们估计在四月中旬中国市场的需求马上就会回升。近期,有些公司可能会为了保持硅片的毛利率,提升价格。但是在将来,硅片的毛利率会回落,而组件价格会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地位。尽管多晶硅的价格持续上升,但是在最终产品中的占比却很少,我们提升10元/kg的价格可能最终只会提高0.5%的组件价格。总之,中国市场的未来全国的巨大需求在那里,所以我对于未来的价格也非常自信。
Q:关于预付款的问题。可以给一些数据,关于和客户签订合同的时候能大概拿到多少预付款吗?
A:在年前和中环签的协议中,我们收了整个合同价格5%的预付款。和上机签的协议中,收了6%的预付款。我们接下来的另一个合同会继续使用6%的预付款。我们未来的战略是10%左右的预付款,主要与大客户合作,可能一个客户能占到我们总销售的20%。
Q:想问一下中国光伏市场的需求情况。你认为今年全年的需求能达到多少?
A:我对此非常乐观。对于中国,我无法说出一个具体的全国性目标,但是政府鼓励这方面的发展,每个省份会设立自己的计划。今天北京两会,能源局的领导设立了目标好像是十年内1200GW?总之我认为中国市场一定会持续增长,今年可能是60GW,甚至达到80GW都有可能。
Q:想问一下你对于产能扩张的考虑。你可能在中国上市之后会获得一大笔资金,我想问一下你的投资计划,准备在产能上投入多少资金呢?工厂设立在什么地点呢?
A:我能告诉你的就是我们会持续不断的扩张。之前我们的规划产能是35,000吨,最终的实际产出可能在40,000吨左右。今年设立的目标是提升至80,000吨。到了明年,我们希望产能能再提升50%,达到120,000吨。这是近两年的计划。新的工厂的地点我无法告诉你过多信息,只能说我们也在寻找新疆之外的工厂地点。至于新的产能可能是40,000吨或者80,000吨甚至更多,则要等中国IPO上市筹资的结果出来之后再做决定。
Q:成本结构如何?未来如何变化?
A:今年Q1和去年Q4的成本结构基本相同,可能会因为硅料成本上升和货币因素有所上升。今年Q2、Q3也会和Q1比较相似,Q4成本可能会下降,如果美国货币政策发生变化的话。
Q:近两年供应紧缺,公司的经营状况应该没问题。但是人们比较担心22年之后,包括像通威这样的主要竞争对手都提出了非常有威胁性的扩张计划,那么我们公司是否担心会失去市场份额呢?我们是否会提出其他的扩张计划?
A:我并不打算和通威做对比。他们宣布在2023年达到290,000吨的产量,但是其中很多部分他们要拿来供应自己的垂直生产,他们可能准备自己生产硅片甚至模板,所以不会有太多供应给客户。我认为我们应该专注自己的扩张计划,我们和很多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建立在产量上,更建立在产品的质量上。我对于我们产品的质量和我们的服务都非常有信心,我们能持续继续拓展良好的客户关系。
Q:关于FBR技术,市场上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我们公司怎么看?
A:我不打算评论其他公司在使用FBR技术的情况。不同于我们清晰的成本结构。他们使用FBR技术的成本结构是不公开的,也不知道具体准备生产多少。而且,我们也在持续关注这一技术,我们持续与我们的客户进行沟通,分享我们在产品技术上的细节。目前,就我看来,FBR技术还有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尽管有说法说这是革命性的、次世代的技术,但现在还远远无法达到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西门子的硅改性技术的水准。对于新技术,以后我们也会持续关注。
Q:听说你们有一部分研究经费被花费在N型硅上面,能分享一些关于N型硅的研究进展和产品情况吗?
A:我们的研发主要用于提升我们的产品纯度水平,N型硅的表现比一般的要好一些。其实我们的投资是用于优化所有种类的产品的。N型硅接下来可能会有一定需求,所以我们在上面投资研发,主要目的还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合格率,并使得它不会对我们的生产成本造成显著影响。
Q:你们目前签的长期合同使用了你们多少的产能?
A:我们今年签的合同基本上已经用上了我们100%的产能。到今年下半年,可能会签一些小的合同来填补一些2022年之后的产能。总之,今年生产80,000吨已经是产能的上限了。
Q:现在下游的需求那么紧张,你们在客户那里是不是会获得更好的付款方式?
A:我们基本上不会把我们的产品交付和收款挂钩。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接收银行票据进行付款,现在可能会更多要求现金,总之不会有什么大区别。不过,现在由于供给紧张,我们可能在签合同时获得更高的预付款,客户也希望以此来保证供应。而且,现在客户也更倾向于更早付款。我们可能会在紧缺时考虑多签一些接下来几年的合同。
Q:以后的多晶硅供应市场竞争形势你怎么看?会形成怎样的情况?
A:多晶硅的供应和像组件、硅片的供应厂家是不同的,我们其实是属于化工产业。所以,需要非常大的投资成本,而且回报周期非常的长。在投资中,需要考虑到环境影响,需要考虑生产安全,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杂项。在这个赛道里,去年我们还算赚了些钱,而很多大多数公司都在亏损。所以投资这个产业是很难的,一般的公司规模不够就无法生存,因此我预测大概会有4-5个公司能持续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