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15:42:28 财讯网
▲图为赢合科技总裁许毅接受采访
日前,赢合科技总裁许毅应邀出席了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深圳)国际交流会,并作主旨发言。会议期间,许毅接受了电池中国网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就赢合科技的产品研发、经营理念、精益制造、海外布局、发展战略,以及与上海电气融合等外界关注的焦点进行了深入交流。
果断放弃整线专注单机设备
在18日的软包电池论坛主旨发言中,许毅透露,经过对锂电产业发展阶段与客户核心需求的分析,2019年赢合科技进行了产品策略和路线的大调整,果断放弃其在业内率先提出并成功实施的“整线解决方案”,转而将核心力量与资金聚焦在产品技术研发上,聚焦“做专、做精、做强”单机设备。
采访中,许毅解释称,与其他行业一样,动力电池产业经历过2017~2019年的深度洗牌,到2019~2021年,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留下的像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亿纬、国轩、孚能、蜂巢等都是具备强劲竞争力的核心企业,他们对电池工艺理解非常强,自主集成能力非常高。
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领先企业,赢合科技此前在客户结构调整上聚焦全球头部的A类客户,“目前全球TOP10的电池客户,包括头部整车企业都是赢合的客户,这些客户更需要极致的单机设备,”许毅透露,基于此,公司在2019年进行了战略调整,专注把单机做精做强。
许毅表示,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战略的调整已经获得市场的需求验证,客户认同度也非常高,“目前公司的涂布机、卷绕机基本都受到客户非常好的评价;另一方面,这也为我们在设备领域的持续引领提供了重要支撑。例如这届CIBF展会,我们带来的20PPM方形数码制片卷绕一体机、方形动力激光卷绕一体机、高速三工位切叠一体机、高速隧道式二封线等多款新设备、新技术都是行业领先水平。”
就目前市场反应来看,赢合科技的战略调整非常及时,公司把单机做到高精尖是正确的选择,不断推出有亮点、有技术优势的尖端设备,反映到客户和订单上,就是来自头部客户的优质订单越来越多。
“极限制造”设备企业责无旁贷 技术投入是根本途径
对于当下电池企业提出的极限制造概念,许毅表示,“这是行业一大幸事,以前大家更多追求的是效率、产能等很宽泛的东西,现在有电池企业开始注重这种非常细节的、更专注的事情,这对引领产业发展是好事。”
在许毅看来,设备企业应积极拥抱“极限制造”,并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寻求“极致探索”。作为设备企业,许毅理解的极限制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电池安全和技术的极致追求,“比如粉尘处理、环境处理、温度湿度控制,把这些细节都做到极限,那么电池寿命、循环、安全都会得到提升。”
关于第一个层面的极限制造,许毅表示,“对设备企业来说,把设备做到足够“精”,匹配电池工艺的发展,这样才能让电池更好地实现其安全性和精度。”
许毅认为第二个极限是效率的极限,也可以理解为极致的降本。“以圆柱卷绕机为例,之前一家韩国客户向我们提出做45ppm的卷绕设备,而当时国内主要是28ppm的,日本最牛的企业当时也就32ppm,在当时看来就是完全不可能的。”许毅举例介绍称,我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真正实现了45ppm,那45ppm是不是极限呢?可不可以做到60ppm?这都是需要设备企业去不断挑战的事情,其它设备的道理也类似。
而效率的不断提升,对于客户降本、扩产能都是颠覆性的。
“赢合的客户开始更加注重细节,更愿意对设备提出更高要求,这对设备企业是好事情,因为我们知道了方向。”许毅补充道,“所以希望我们更多的客户,不仅仅是C公司,能提出这种极限需求、极限效率,相信这对整个行业都是一个好现象。”
如何满足客户的“极致追求”,许毅认为,加强技术创新,加强研发投入是根本途径,这与赢合科技调整战略,将资源和资金聚焦到研发,“做专、做精、做强”单机设备不谋而合,也同样是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趋势。
头部企业扩产提速 设备企业面临“新考”
去年下半年以来,动力电池企业迎来新一轮扩产高峰,且主要集中在头部的动力电池厂商。许毅表示,从公司的订单来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那就是集中于大客户,已经占到赢合科技90%的订单量,集中度越来越高,一个头部企业的订单额就是几个、几十个亿。
“我觉得这种现象代表了行业稳健发展的态势。因为这些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实力越大,成长也越趋于稳健,对于产业链上下游也会有健康促进。”许毅认为。
对于赢合科技引入上海电气战略合作,许毅表示,上海电气属于中国设备领域500强,其在自动化领域非常优秀:在市场方面,双方有很多领域的协同合作;在资金方面,上海电气给了公司强大的支持,“赢合这两年之所以敢大规模投入研发,敢去做工艺改善,敢做供应链,这与上海电气强大的后盾分不开,”许毅进一步指出,“我觉得在资金方面,不仅仅是我们账上的现金,以及我们未来的融资等各方面资金也都会很好。”
此外,许毅认为,对于上海电气这样具有国资背景的百年企业,其在制度建设、流程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好,公司跟上海电气合作了以后,对于内部控制、风险控制、流程改制、绩效体系等方面,都在慢慢引入和协同。比如风控体系,赢合要自己独立做可能需要花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健全,但是对于上海电气来讲,在这方面已经做到了极致化,赢合只需要学习甚至其团队过来协同,就能让赢合快速发展。
“上海电气虽然是国企,但是其管理其实非常开放。而且会给予公司更大的主动权,比如在研发、管理、经营、市场方面给予很大的主动权。所以,赢合科技同上海电气提出了‘协同发展、共赢未来’口号。”许毅表示。
对于海外布局,许毅认为,海外市场未来空间比较大的是欧洲。她谈道,赢合科技在2020年与德国最知名的锂电池设备厂家Manz达成合作协议,拿了几千万的设备订单。接下来双方会持续这样的合作,在欧洲争取拿到更多的订单。未来欧洲的电池厂,包括其本地车企如大众等的电池产能会起量,赢合现在也在培养自己的团队,抓住欧洲市场机遇。
对于赢合科技未来的客户战略和规划,许毅表示,第一是坚持做精做强,秉持为客户服务、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精神。第二是与客户一定要深入合作,极致的制造追求对产业发展具有推动意义。
“前两年我们做整线,还在想着做大、把客户订单多拿一点、客户量能占有多一点,但是现在不是了,现在我们专注于核心客户,同时更加专注于各环节单机设备。其实需要这样的深入思考和这种深度投入,才能将设备做得更好与更好的服务客户。”许毅说道。
在产能方面,许毅表示,目前包括赢合在内整个行业产能都比较紧张。目前赢合有效在手订单40多亿元,今年出货量应该会是2020年的一点几到两倍。公司目前的产能已经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我们现在对客户有新的衡量把控后再决定订单,传统相对低端、标准化的设备已陆续淘汰。我们倾向于做有挑战性的、有前沿性的、有核心技术需求的客户或者战略客户为其提供服务。”
为满足动力电池头部客户快速扩张的产能,备战锂电大发展时代,打造全球化锂电设备企业,据许毅透露,目前赢合科技也在积极扩增产能,“东江二期的工业园是惠州基地产能的3倍,现在刚刚开始投入使用,预计今年会全部使用,如果全部投入使用的话,公司的产能预估可以达到60亿元。”
无疑,随着下游头部客户需求井喷,而领先的设备企业也将迎来重大机遇,在产能、战略、经营策略、研发理念多维度支撑下,以及海外布局和强势资本的助力下,赢合科技在锂电大发展时代“当有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