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联、自动上传信息……一个简单的动作,生产数据就在整个工厂“大脑”中运转了一圈。
近日,记者走进柳工装载机制造公司装配工厂,看到AGV(自动导引运输车)载着物料来回穿梭,工人操控着机械臂准确而轻松地拧紧螺栓,一台台“大块头”装载机正在组装下线。
说起机械拧紧臂的好处,装配工韦李明感受颇深。
在过去,“拧紧装载机变速箱下方螺栓”这个工位是生产线上的卡点,不仅操作空间小,而且需求扭力大,工人们都不愿碰。
“以前要半蹲着,弯腰伸手进去拧。而且看不到内部情况,只能盲拧。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膝盖都直不起来。”韦李明说,现在装备上了机械拧紧臂,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
记者看到,韦李明手持终端PDA扫描专用二维码后,就能操纵机械臂。他盯着显示屏,按照所输入的编程拧紧螺栓。拧紧动作完成的一瞬间,所耗工时、扭矩记录、零部件关联整机记录等信息,就能瞬时传输到被誉为工厂“智慧大脑”的MES系统中。
不仅如此,在装配车间里,每隔几米就能看到一个显示屏,上面罗列着实时信息。时间周期精确到秒,无论是生产、物料、设备还是质量等方面的数据,都一目了然。
柳工装载机制造公司装配工艺工程师朱浩柱介绍,过去,这些信息都需要录入员手写记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免出错。如今,“智慧大脑”让工厂实现透明可视化,不仅为公司节省了3到4个人力成本,还可根据物料的详细序列号,进行直接溯源,通过对这些可视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加精确地判断出哪些零部件更易损,从而反哺新产品质量提升。
窥一管而知全豹。在柳工,一键完成的操作环节比比皆是。每一个环节产生的数据都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汇集起来,这些产生于不同环节的数据如血液一般,流通于全流程经脉之中,为每个环节赋能,成就了一座“指尖工厂”。
柳工装载机制造公司生产总监姚东旭介绍,柳工产业数字化建设可追溯到2006年,彼时柳工开始运用ERP系统,实现资源优化和共享。此后,柳工陆续推广多款数字信息系统和软件,不断将数字化应用于各业务板块。
而MES系统补足了柳工制造执行环节的短板,随着MES的应用推广,柳工构建了一个无缝衔接的“研、产、供、销”集成信息平台,在整个产业链管理上实现高度数字化,如数字化工艺、数字化降成本、数字化营销,以及“ERP+MES+数采平台+自动化产线”和AGV、RGV物流集成的数字化工厂等。
下一步,柳工装载机制造公司还将引入视觉识别系统与“管理驾驶舱”,让数据精确测量从实验室走向车间,打破数据隔离,实现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与数字共舞,赋能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