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全国首个海陆一体风电集控中心全面投运!

2020-12-15 16:40:45   来源:   浏览:70 评论(0

2020-12-15 11:25:34 湛江风电

12月8日上午,湛江风电公司生产调度及应急指挥中心揭牌,标志着全国首个海陆一体风电集控中心全面投运。

湛江风电公司海陆一体集控中心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应用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了风电场生产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运行监视和远方集中控制,集成了陆地风力发电机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陆地升压站、海上升压站与电网侧的数据传输、分析处理、远程监控等重要功能。

据悉,湛江风电公司目前已投运洋前风电场、勇士风电场、友好风电场、石板岭风电场、红心楼风电场及外罗海上风电项目等45万千瓦机组容量,共有5个陆上升压站、1个海上升压站,需要对分散在海上、陆上的177台机组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生产管理。

随着2021年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新寮海上风电项目共40万千瓦项目的并网运行,以及多个新项目接入,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生产调度及应急指挥中心规划管理的投运、在建项目

为此,湛江风电公司通过建设海陆一体的生产调度及应急指挥中心,将集中监控系统、大数据应用平台、辅助生产管理系统、应急视频指挥系统、三维可视化系统等五大系统强强联合,实现了远程监视与控制、运行分析与优化、场站发电性能评估与优化、设备状态评估与预警、故障诊断、移动终端应用等功能。完成了向生产远程集中化、资源平台共享化、决策数据智能化的智慧型生产管理中心的转型升级,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延长设备寿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体协同,打造互联互通的高效生产管理中枢

湛江风电公司安全生产及应急指挥中心将五大系统纳入集控范围,在管理上实现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一体化协同,在项目上实现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的一体化协同,在生产上实现场站内外数据信息的一体化协同,并对操作系统进行了统一框架整合优化,有利于各项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流程快速响应,高效协同。

集成实时,打造安全生产的“千里眼”与“顺风耳”

集控中心值长莫伟锋表示:

“集控中心数据采集点超15万个,视频采集点超500个”

“安全生产及应急指挥中心将实时数据库、SCADA平台、变电站自动化、风功率预测、海缆信息、海洋气象、船舶位置服务等系统高度集成,可以实时监测安全生产信息、风电场信息、风电机组信息、风电机组部件信息、升压站信息、功率预测信息和电能计量信息。集控中心数据采集点超15万个点,视频采集点超500个。应急指挥中心可以实现视频对讲,调用所有风电场的所有摄像头,实时掌控现场状况。”

集控中心值长林木生:

“在千里之外,就能调整一台风机的叶片角度”

“我们可以对风电机组进行高效、安全的远程操作,可精确实现单台风力发电机组远程启动、停机、复位、限功率控制、台风模式控制、手动偏航,以及批量风机、整条线路、整场的启停复位,远超传统集控中心的启停机复位功能。”

自主可控,打造安全可靠的国产化集控中心

作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的联合首创新能源领域自主可控集控中心,湛江风电公司安全生产及应急指挥中心的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磁盘阵列、防火墙等关键设备均采用自主可控、自主研发的国产设备。例如服务器采用了华为鲲鹏系列ARM架构芯片,全面依靠国有自身研发设计,实现信息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自主研发、生产、升级、维护的全面可控。

安全生产及应急指挥中心采用电力专线网络,与传统的运营商网络相比,数据传输更安全、可靠性更高。

智能运维,打造集控2.0时代的新能源智慧大脑

湛江风电公司与北京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利用大数据技术、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针对大装机容量、大数据量的接入与精细化管控要求进行优化设计,以集成生产总体运营分析、气象预测分析、功率预测分析、数据监测、数据融合、数据存储、关键指标分析、运行情况分析、和经营指标分析等功能的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全面增强了面向生产经营决策的辅助支撑能力。

集控中心值长苏平:

“用手机随时了解每一台风机的生产状况”

“通过集成开发的远程实时监视的APP软件,我们还能够通过指纹、手势登录方式随时准确了解生产情况,解除固定工作场所的限制,提高工作效率。”

集控中心值长黄江华:

“不用到现场也可以精准掌握风机结构”

“三维可视化系统拥有精准化的模型设计,风机、集控中心、海上升压站均采用实体建模方式建模,实现360度环游,风机实现启停、抗台、发电工艺多种展示方式,不用到现场也可以精准掌握风机结构,科普风力发电知识。”

攻坚克难,打造新能源集控中心新标杆

面向未来的集控中心需要强大的场站接入能力,而强大的数据采集及处理能力更是集控中心的核心。

湛江风电公司风电项目多,各种设备品牌、型号复杂,例如风机机型包括明阳智能、上海电气、湘电等半直驱、直驱、双馈机型,涉及陆上及海上风电项目,给设备数据的采集、转换、接入带来了极大难度。

集控中心经理廖伟高

“场侧数据完整接入的难度非常高”

“场站侧采集的数据量庞大,单个陆上风电场站风机及变电站数据量约2万个点,单个海上项目则需要3万个点,场站接入方式为全量采集,需要逐一核对,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由于不同厂商的通信协议不同、数据编码不一致,场侧数据完整接入的难度非常高。

为此,我们的集控中心项目组人员协同建设单位攻坚克难,多方协调,在满足采集数据及传输频率的条件下成功完成了标准数据格式的转化,解决了大量的空间数据投影变换、数据压缩、光滑等问题,为集控中心的顺利投运提供了坚实支撑。”


文章关键词: 全国首个海陆一体风电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