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0 10:10:14 嘉兴日报
近年来,嘉兴按照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为载体,较好地完成了改善环境质量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生态环境工作呈现全社会重视程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环境执法力度提升、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提升和环境信访量下降、环境风险下降的“四升两降”态势。
嘉兴地处江南水乡,河道密布、降水充足,但是由于水质较差,过去面临水质性缺水的尴尬。2012年,市控以上断面均未满足功能区类别要求,劣Ⅴ类占比61.2%,水质属于重度污染。当年,嘉兴市启动实施“五水共治”,随后几年,水质连年提升。
目前,全市地表水水质实现了由劣Ⅴ类、Ⅴ类为主向Ⅲ类、Ⅳ类水体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劣Ⅴ类、Ⅴ类水体比重从2012年底的80.6%下降到2018年底的2.7%(仅剩2个Ⅴ类水断面),Ⅲ类及以上占比提高至41.1%。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也从2012年的2.4%增加至2018年底的77.3%。
“今年全市地表水水质继续改善,1至4月,Ⅲ类及以上水体比重提高至53.5%,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更是提高到了95.7%。”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曹建强说。
大气环境质量也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2013年,嘉兴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气十条”)正式实施,嘉兴市全力推进“五气共治”,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从全市看,2018年,嘉兴全市PM2.5的年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相比降低28.8%;优良率平均为82.9%,与2014年相比升高10.6个百分点。
在嘉兴市区,PM2.5年均浓度从2013年的6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3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2.6%,高出长三角重点城市下降幅度1.6个百分点;优良天数280天,占全年比重为76.7%,比2013年提高17.8个百分点。今年1至4月,市区空气优良率提高到84.2%,同比升高11.7个百分点,PM2.5浓度4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6.4%。
成绩来源于不懈的努力。近年来,嘉兴市通过加大责任落实、短板补齐、关键攻坚等,致力于美丽嘉兴的建设。仅今年1月以来,嘉兴市就部署开展了四轮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实施全方位、地毯式排查,共发现突出问题4700多个,逐个制订整改方案,实施清单式销号整改。
此外,我市还提出打好碧水、蓝天、净土、清废四大攻坚战,推动整体环境质量有效提升。
位于秀宏大楼的秀洲区秸秆禁烧监控平台就是嘉兴市打好蓝天保卫战的一大利器。此次集中采访活动中,采访团走进了位于秀宏大楼的控制中心。
在控制中心内,16块屏幕组成的“屏幕墙”滚动显示着153个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这些摄像头,对准的是秀洲区秸秆禁烧的重点管控区域。“系统一旦发现区域内有焚烧秸秆现象,就会自动报警。”秀洲区秸秆禁烧监控平台技术人员说,该平台于2018年6月上线,为全省首创,真正实现了秸秆禁烧从“人防”向“人防+技防”的跨越。
同样位于秀洲区的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则是我市清废行动中的“先行军”。该公司是浙江省目前规模最大的地方公用热电联产企业,具有焚化污泥和生物质的先进技术。目前,公司年处置市政污泥、一般工业污泥约80万吨,同时还处置了我市大部分的秸秆等生物质。
“我们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农业废弃物焚烧综合利用发电、供汽项目,目前年消耗生物质约20万吨,替代节约标煤约10万吨,为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该公司总经理俞保云说。
两天时间内,采访团还来到海盐县的浙江特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光大环保能源(海盐)有限公司,南湖区的嘉兴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新丰镇竹林村等地,了解我市企业和基层的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据悉,下一步,我市将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作为生态环境工作的总抓手,重点实施“1410”专项行动,即围绕创建这一目标,深入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四场硬仗,全面实施南湖及运河水质提升、重点区域重点企业臭气废气整治、固废处置能力提升等十大攻坚行动,确保到2020年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到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