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煤电沙龙第17期(二) | 电力市场的拓展——新基建建设

2020-10-15 17:05:22   来源:   浏览:216 评论(0

2020-10-15 08:46:33 中国能源网

2018年,中国提出了新基建,随后工信部发布了新基建白皮书。在高质量、高技术、新经济和新动能的新征程中,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一起促使中国的基础建设迈向新高度。新基建在电力市场的拓展、在减煤减碳与推动可再生能源电气化中,将会担当重要的角色。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主办、中国能源网协办的《中国煤电发展之路辨析系列沙龙》第十七期第二小节中,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李想做客煤电沙龙,共同探讨新基建在我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新基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了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被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概念由此而生。

其后,在2019年初的“两会”上也有相应政策和部署出台。直到2020年初,为恢复生产、重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新基建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以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物联网等领域在我国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表示:“当前,新基建主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根据赛迪预测,中国未来新基建带动间接投资逾十万亿级,成为经济复苏新动力。”

李想认为:“新基建从能源系统来看,在生产要素上与传统的基建有所不同,传统基建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航路。新基建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在网上,数字化、信息化等要素的渠道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平台上。我国在‘十二五’‘十三五’中都以传统基建为主,而在‘十三五’末期提出新基建,在未来新基建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袁家海表示:“中国正在面临百年不遇之大变局,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国内经济发展的理念上来说,要摒弃过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大循环为补充的双循环格局。这种格局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也驱动了新基建发展,为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刘文强指出:“我国提出了到2025年实现‘中国制造’,这个目标高度强调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而新基建极大的支撑了‘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我国要实现制造强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路径是两化融合,即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道路。因此,在大方针的引领下,新基建会极大的促进智能工厂、智能产品、智能装备等一系列产业发展。”

电力市场中的新基建

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大概占到全球电力需求的1%,约为1900亿kWh。到2018年,仅中国的数据中心耗电量就达到了1600亿kWh。

李想指出:新基建的数字化的技术对电力需求还将有大幅提升,未来随着5G、云计算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数据中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耗电水平会快速增长。

袁家海表示:“与传统‘铁公基’项目不同,新基建自身虽然也需要一些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投入,但此类基建不会大幅拉动即期的高耗能行业电力消费增长,对电力消费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通信技术(ICT)行业发展。由于新基建的长周期性和引领性,形成实际的市场规模尚需时日,因此新基建能够拉动直接电力消费,但即时性不足,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外,目前我国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新基建带来的实际是经济结构的优化,也会间接降低相关行业的能耗电耗。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供给侧逐渐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但是可再生能源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其不稳定性给电力调度和电网安全带来了新的难题。在新基建的场景下,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新能源发电企业进行改造和优化,将会大大改善可再生能源利用所带来的不稳定性,从而降低电网管理的难度。”

与此同时,李想提到:“很多国家,尤其是OECD国家把能效作为第一能源选择,他们秉持节能的理念,尽管数据中心如5G等数字化技术拉动了电力需求,但是同时能源提升也会大幅降低电力需求,未来中国也需学习相关经验,更加注重能效的提升。”

刘文强表示:新基建与传统部门相结合,如智能制造,它会极大的降低整个生产系统的能耗,新基建对效率的提升会对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根据预测,数据中心到2025年至少要翻一番以上,达到接近600万台左右。数据中心能耗很高,所以就算采取节能降耗的措施,2025年仅数据中心的能耗也超过3000亿度。通过选择高密度、高性能、低功耗的主设备,在数据中心能源管理系统中应用虚拟化、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采取精确送风、热源快速冷却等措施,数据中心能够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和绿色发展。”

在交通部门,新基建中所提出的是发展电动汽车充电桩,这将有助于我国摆脱石油依赖,减少石油消耗。刘文强认为,在未来的充电桩布局中,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带来的即时负荷会对电力基础设施带来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新基建的作用更为突出。

李想表示:电力系统转型和发展可再生能源,让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更加受到关注,而电动汽车在未来的电力系统里是一种灵活性资源。电动汽车作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提升会增加用电量,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可以很好地调节电力负荷。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储能设备可以很好地削峰填谷,保证电网的安全。

袁家海认为:新基建的发展会加速推动我国电气化水平的提升。而考虑到我国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的中期目标和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新基建带来的增量电力和氢能需求必须来源于零碳电力,为满足这种要求,当前应加速推进能源新基建,加快向可再生能源为中心的电力系统转型,加速能源电力系统脱碳进程。

新基建的规划及展望

新基建是政府提出的重要的前瞻性决策,新基建的提出,对电力部门的产业形态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变化,也给“十四五”期间乃至2035年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期望。

刘文强指出:“如果说2020年是新基建的元年,未来‘十四五’则是新基建发展一个关键阶段。当前应该是结合需求,结合各个地区和行业进行新基建的布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新基建引领支撑下,传统电力基础设施也可能加速三个转型:基础能源由碳基转向可再生,电力系统由集中转向分布式,能源系统由传统转向智慧能源,从而构建起全社会经济社会转型的底座。

袁家海表示:“‘十四五’是电力低碳转型的战略窗口期,尤其是我们提出碳中和的目标之后,发改委、能源局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需要加速推进低碳转型的进程。从电力新基建这个角度上来说,要明确形成‘以电为中心’和加快以可再生能源为中心的新一代电力系统的转型共识。‘十四五’期间,电力需求主要由可再生能源来满足,煤电的角色应该更向发挥像灵活性服务性电源转变。”

同时袁家海强调:“在电网侧,用数字技术或物联网的技术来改造电网,让电网更加有弹性,能够更友好的接纳可再生能源。此外,如充电桩、储能会在‘十四五’期间有一个大规模发展,在电力市场中发挥作用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李想表示:“未来‘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实现,新基建中的数字技术将扮演重要的串联作用,未来的电力市场可能不再是发输配售的单向体系,而是多元化、多向的体系。”

新基建的建设加强了我国电力部门的安全、高效、绿色和低碳发展,为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电气化转型提供了动力。新基建也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催生了新的经济业态,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迈向了更高的台阶,同时也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面对新基建,传统能源行业应当及时审视自身的短板,充分认识到新基建带来的新变化,及时应对和创造自身的发展机会。


文章关键词: 煤电沙龙第17期(二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