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同练瑶族乡农产品电商中心很热闹,村民们提着自家土鸡、瑶族银饰等特色产品来到中心,老板一边招呼他们把土特产放置一旁,一边整理订单信息,统计代售物品。村民盘鲜菊说:“以前卖鸡都是在街上一只只地卖,现在与电商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后,可以大批量卖鸡,方便、回钱快、收益高。”
特色产品出村进城,电子商品进村入户,远方游客“云”游龙城山川,苗锦成为“指尖经济”……互联网,正悄然改变着产品的销售模式。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网络扶贫作用,积极拓宽网络覆盖工程、推进农村电商工程、构建垂直服务渠道等,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互联网+”“云”抗疫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鹿寨县砂糖桔价格“大跳水”,价格低至每公斤8毛钱,果农们万分焦急。为卖出滞销农产品,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与拼多多合作开展征集滞销水果信息的公益活动,发动各地电商、网络红人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各县县长、副县长也纷纷“组团”开直播,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代言”,让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茶叶、融水苗族自治县的紫黑香糯、鹿寨县的蜜橙、融安县的金桔一跃成为网络热门产品,比如融安金桔的直播仅三小时就“带货”一万多份。
一边抗疫,一边积极复工复产,融水开发了“云游”产品助力文旅产业复苏;三江县人民医院通过远程系统实施广西首例5G远程协同手术;汽车生产企业开拓疫情防控专用车市场,加大地摊经济适用车的推广力度;柳州率先全区建成掌上远程视频就业服务平台,确保贫困劳动力就业服务不断线等。
“互联网+”让我市战“疫”成绩不俗,巩固了脱贫成效,同时也推动了柳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佳绩背后离不开柳州多年拓展网络覆盖工程、推进农村进电商工程的默默耕耘。
以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近年来柳州不断完善网络基础环境,让电子商务服务网、物流运输网遍及全市县、乡、村,全市90%以上的贫困村基本实现光纤网络覆盖,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0多户;999个行政村中建立了电商平台站点1046个;融水、融安先后获得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荣誉称号,并培养了一批年交易额超过100万元的“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农村电商示范基地”等。
“互联网+”“精”战贫
“三江的茶叶、茶油、竹笋等农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通过手机扫码,顾客可以快速获取农产品的产地信息、质检情况等。”三江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电商办主任吴素勇介绍。三江把企业开发的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电商产业,让农产品可防伪、可溯源、有“身价”。
另外,今年我市有两家预包装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获得了香港优质“正”印证认证证书,为我市特色产品销往香港乃至国际市场打开了通道,并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电商销售模式。
为构建垂直渠道和区域服务网络拓宽销售渠道,我市加大对农产品品牌扶持力度,对获得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给予资金奖励,推进农产品上行活动,建立阿里巴巴·柳州产业带、京东柳州特色产业馆等多个电子商务项目,引导网信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达成农产品收购代销合作关系等,让电商产业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快速发展,农户乘上网络扶贫的快车奔小康。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市还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发了“跟我学讲少数民族语言”等小程序,帮助融水、三江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群众学习普通话,让他们顺利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搭建网络就业服务职业教育与培训平台,提升困难群众就业技能,解决就业难题等。
同时,以学校为平台,在三江、融水、融安辖区内的552所中小学内接入宽带,建立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开足开齐英语、音乐、美术课程,开展粤桂“同一堂课”暨“互联网+优课”网络教研活动等,让穷困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用知识改变命运,插上梦想的翅膀“飞”出大山。据悉,2018年以来五县一区(柳江区)农村学校信息化同步课堂已建设实施了48个乡镇,建立4300间信息化互动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