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五大瓶颈制约生物天然气产量

2019-05-28 16:00:32   来源:   浏览:197 评论(0


2019-05-28 12:57:55 中国环境报

在产业政策上,生物天然气产业相关扶持与激励政策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关产品强制市场保障措施与机制,无法形成稳定的市场需求。

“《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生物质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生物天然气产量将达80亿立方米,但目前距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任东明在近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主办的2019全国规模化生物天然气技术创新交流大会上表示。

作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天然气正在迈入产业化发展,但技术、政策、建设、运营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也急需政府、行业和企业共同解决。

产业化瓶颈待打破

产业化基础薄弱、商业模式不成熟、产业支撑体系不健全、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等都是难题

“我国是农林大国,发展生物质天然气基础良好,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等原料非常丰富,具备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利用的资源优势条件。”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士和介绍说,粗略估计目前我国生物质天然气资源量两千亿立方米,发展潜力巨大。

但生物天然气产业仍然羸弱,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对此,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秘书长张大勇表示,首先,产业化基础薄弱。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暂未形成规模,投资主体不多,投产项目较少,尚未形成专业化一体化投资建设运行管理服务体系,以及成熟的商业化市场环境。

第二,商业模式不成熟。在原料收运方面,畜禽粪便尚未建立有偿处理机制,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模式尚不完善,缺乏专业收储运团队,建立经济可承受的原料收集保障模式仍有待探索。在产品市场方面,生物天然气产品存在较大的市场壁垒,多元化消费体系尚未建立,项目盈利水平不足;生物天然气有机肥的市场尚未完全打开,绿色产品属性有待建立,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支撑机制。

第三,产业支撑体系不健全。在产业政策上,生物天然气产业相关扶持与激励政策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关产品强制市场保障措施与机制,无法形成稳定的市场需求,市场可持续拉动力较差;在行业标准体系上,尚未建立完整的行业标准体系目录,存在较大的技术、施工及管理标准空白,未能形成有效的行业指导。

“在行业监管上,暂未建立原料收运、生物天然气生产及沼渣沼液肥料生产与利用等全过程的环保监管与执法监察体系,规范行业发展。”张大勇说。

第四,技术研发能力有待提升。虽然我国生物天然气工程生产工艺与装备技术水平已能基本满足国内项目建设要求,但在系统整体效率、稳定性、装配可靠性等方面仍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同时,对于技术研发与科研创新等重视度不够,资源投入相对较少,致使新技术创新与发展进程缓慢,未能对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第五,政策协调难度大。禽畜粪便收集、污染物排放付

费、有机肥推广应用和城市燃气特许权经营等产业链重要环节涉及多部门,协调难度大。此外,生物天然气项目占地面积一般较大,对项目的建设落地有一定影响。

发展缓慢如何前行?

建议将生物质能利用纳入到国家能源、环保、农业发展战略,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各类生物质能有序发展

据了解,按照国家规划,生物天然气起步发展阶段到2020年,年产量超过20亿立方米;快速发展阶段到2025年,年产量超过150亿立方米;稳步发展阶段到2030年,年产量超过300亿立方米;支持生物天然气并入城镇燃气管网和消费。

“截至2018年年底,生物质能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781万千瓦,生物天然气总产能大概达到5760万平方米,产业发展仍然缓慢。另外,市场投入主体比较少,产能比较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专业化、一体化的投资运行服务体系,商业模式也不是太成熟。”任东明表示。

他建议,将生物质能利用纳入到国家能源、环保、农业发展战略,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各类生物质能有序发展,特别是生物质锅炉和生物质天然气相关政策,配套相关的商业市场环境,逐步降低生物质能利用的末端使用成本,扩大生物质能使用规模。

“环保带动产业发展。”北京盈和瑞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华介绍说,我国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提升,要求农业废弃物也得到有效处置,以前他们要花钱收购农业废弃物,现在政府付费处置,企业不用再付费收购,处置需求量明显增加。他认为,仅把生物天然气当作能源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其环保属性,作为绿色能源发展看待。


文章关键词: 五大瓶颈制约生物天然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