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 13:55:53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作者: 张金梦
“截至今年5月底,我省已建成71座用户侧储能电站,总容量125兆瓦/787兆瓦时,用户侧储能发展居全国前列。”近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下称“江苏电力科学院”)主任袁晓冬在第四届全国电网侧暨用户侧储能技术应用高层研讨会上表示。
作为能源电力消费大省,江苏省储能产业发展一直全国领先。早在2018年7月,全国功率最高、容量最大的电网侧电池储能项目就在江苏镇江全面建成;同年11月,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江苏省电网侧储能电站模块化典型设计方案》和《江苏省电网侧储能电站关键设备技术规范》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评审,成为目前国内首个储能电站典型设计方案和相关设备技术规范;今年5月,全国首个用户侧储能自动需求响应项目在江苏省镇江市投运……
那么,江苏发展储能具备何种优势?又有何经验可借鉴?
首试用户侧储能自动响应
让发电企业与用户共享实惠
据介绍,作为全国首个用户侧储能自动需求响应项目,江苏省镇江丹阳项目改变了传统人为调控方式,可根据企业负荷特性和经济性,通过储能需求响应资源管理系统,将指令实时发送至用户储能电站自动执行,实现了用户侧储能资源的精细化调配。
“今年4月,镇江海昌隐形眼镜、东方光学等五家企业的用户侧储能设备完成自动需求响应项目现场验收,该项目的投运为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支撑的同时,还切实提升了储能用户经济效益,实现双赢。”袁晓冬告诉记者。
经测算,该项目用户侧储能电站参与削峰和填谷需求响应的最高容量可达2.75兆瓦,可为发输电系统节约建设投资成本折合约2970万元,企业每年参与一次需求响应,还可获得2—8万元补贴。
据介绍,目前,江苏省电力用户侧储能容量共125兆瓦,若实现全部推广,可实现节约或延缓发输电系统建设投资超15亿元。可促进新能源消纳将达84.48万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84.18吨/年,给企业创造经济收益464.64万元/年,具备良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新政频出
推动全省储能迅猛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江苏省频出新政,支持储能产业发展。2018年6月,江苏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转发<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功率1万千瓦及以上的用户侧储能项目纳入设区市的地区配网规划,功率5万千瓦及以上的用户侧储能项目纳入省级电网规划。
随后,《江苏省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细则》《江苏电力辅助服务(调峰)市场启停交易补充规则》《智慧江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相继出台,为江苏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8年以来,江苏省储能装机规模大幅攀升,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公布的数据,2018年,江苏省新增装机总规模达275兆瓦,是2017年新增装机规模的近6倍,其中电网侧储能装机容量达101兆瓦,用户侧储装机容量为174兆瓦;2019年,江苏储能发展之势依然向好,新增储能装机容量107兆瓦,其中电网侧储能装机容量15兆瓦,用户侧储能装机容量为92兆瓦。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还首创了基于通信的逆变器动态无功快速控制技术,使系统动态无功响应时间在国际上首次达到30毫秒以内,有效减少了无功资源的重复配置,使综合成本和电网网损大幅降低。目前,该项目成果在江苏淮安、扬州、镇江等地取得应用。
而在自主开发省级储能监控与互动平台方面,江苏省48座储能电站都已实时接入平台。“接入平台的储能容量已达90兆瓦/649兆瓦时,初步实现了全省用户侧储能资源的集中监测。”袁晓冬说。
发展空间可观
定位仍待明确
“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与较大的峰谷价差是储能技术在江苏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李群表示,江苏是中国第一综合大省,电力能源需求不断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6月,江苏电网累计完成售电量22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1%。今年7月中下旬用电负荷屡创新高,最高达1.02亿千瓦。
据介绍,目前江苏最大的峰谷价差是0.9342元/千瓦时,而当电价差达到0.7元以上,储能就有盈利空间,所以江苏发展储能盈利优势明显。可以说,未来江苏储能产业发展空间可观。
记者获悉,江苏电力科学院正以自主开发储能监控与互动平台、建设用户侧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创新利用储能开展需求响应、合理推动梯次利用储能电站落地应用等方面为主要抓手,积极引导客户侧储能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但袁晓冬同时坦言:“目前,江苏储能发展仍面临电力市场辅助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难题。建议江苏省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将储能技术产业发展与智慧城市、电力系统规划等整合,鼓励和推动民营企业与电网公司协同合作,促进储能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综合能源工程公司副总经理苏麟看来,江苏乃至全国发展储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决策定位。“要做好储能发展顶层设计,实现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协同发展,并通过政策激励,推动技术提升改进、商业模式创新等,持续降低储能建设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