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10:56:38 ChinaOffshoreWind
全球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也使大家对能源供应将逐步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形成共识。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2019 年全球风电报告》,2019 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60.4GW,比2018 年高出19个百分点。其中,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超过6GW,是有史以来表现最好的一年。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并网容量593万千瓦,提前一年完成规划目标,成为仅次于英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海上风电国家。同时,全球风能组织预计,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将从2019年的6GW增至2024年的15GW。我国海上风电起步晚,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欧洲海上风电发展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建设规模的扩大,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难题和经验不足,主要是产业自身技术层面,包括勘查设计技术、机组技术、施工技术、输电技术、运维技术是否能够满足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政府、开发商、施工方、设备制造商等各方面积极配合,协同创新、克难攻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推动海上风电产业的进步。
柳地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常务副会长
当前,我们行业有两个面对,一是面对海上风电抢装高峰的到来。产业链上的设计院、整机商、供应商、施工单位等能否有效协同,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既定任务尤为关键。重要的是地质条件、装备产能、施工能力、设计水平是海上风电抢装期的硬约束。供应链方面,目前我国大容量风电机组主轴承、风机叶片巴沙木等原材料,由于依赖进口而导致供应能力受到制约。根据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的统计,目前全国海上风电已招标未建设的总体容量为2133万千瓦左右,由于受吊装资源、海域条件、生态及军事的约束,预计至少800万千瓦项目将结转至2021年之后,结合各省已招标未建设的容量,可以看到今明两年建设任务仍然很重,而结转的海上风电场还面临着成本风险,这是后话了。
海上风电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建设几百万千瓦的风电装机,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出完善的和有竞争力的海上风电产业体系,包括规划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智能运维、标准规范及全生命周期大数据管理等。海上风电抢装高峰必须以高可靠性、高技术、高成熟度、高安全性来考量,千万别出现任何差错,否则,不仅成本不可控,对行业的影响更是致命的。
二是面对海上风电“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国家对海上风电实行补贴退坡政策,虽然显得有些不尽人意,却是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提高行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强大推手。降本增效的潜力会在平价上网时代凸显出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五年,去补贴政策的实施,推动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的降幅达10%和30%以上,其近期集中釆购的风机离开了抢装价格回落到3300左右以下,多晶、单晶及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了37%左右,技术创新更有突破;海上风电成本目前降幅已经达到15%左右,这还是在抢装期,过后预计2022年的降幅会呈现明显回落。
这里讲的政策仅是推手,而实现降本的根本措施是扩大规模、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协同联动。
1、扩大规模:海上风电单机容量从五年前4兆瓦到现在10兆瓦;海上风电场单体规模从10万千瓦到80万千瓦;
2、技术进步:整机生产中叶轮、发电机、传动系统,风机基础,施工装备以及数字化管理等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优化;升压站结构整体式、模块式、大容量、高电压发展;
3、提高效率:海上风电的容量系数从37%上升到44%,等效小时数普遍提高了10%以上;
4、协同联动:在风场建设中,开发商与整机厂、供应商、施工方进一步形成了协同联动、有序配置施工资源的模式。
随着海上风电不断向大规模、大容量、大综合、整体式、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及深远海、协同性发展,加之漂浮式基础、柔性直流以及制氢、蓄能和高度智慧化平台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海上风电完全有能力可以适应新的平价上网政策。当然,如相关政府仍能扶上马送一程,即适量补贴电价,行业的发展会更加健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