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 11:15:37 参考消息
据日媒观察,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世界电力需求下降,在此背景下,太阳能和风力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增长。可再生能源发电运转对工作人员数量的需求较小,在疫情防控上具有明显优势。
《日本经济新闻》6月11日报道,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20年仅可再生能源需求增加。非人为引起的能源结构变化是否会成为后疫情时期的新常态,这一点备受关注。
报道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经济活动停滞,煤炭等火力发电运转率大幅下降。欧洲化石燃料等发电量2020年第一季度同比减少约200亿至250亿千瓦时,而风力和水力发电同比增加约200亿千瓦时。
完成设定后几乎不需要人手,可再生能源的这一优势发挥了作用。过去20年的技术革新使可再生能源在成本等方面的竞争力大幅提高。
美国能源信息局预测,2020年美国煤炭火力发电将减少25%,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11%。日本4月电力需求减少约4%,可再生能源和火力等发电动向尚不明确。
国际能源署预测,世界能源需求2020年将同比下降约6%,煤炭需求减少约8%,石油需求减少约9%,仅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长约1%。国际能源署高度肯定可再生能源,称“运转费用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后,最有恢复力的发电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报道指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受日照和风向等左右,但欧洲在广泛区域内融通电力,因此受天气影响的风险下降。天气较好,风力条件佳,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在欧洲扩大利用范围。火力和核能发电站运转需要许多工作人员,受疫情影响较大。波兰80%的电力需要煤炭,由于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感染者增加,许多煤炭发电厂不得不暂时关闭。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日本关西电力公司5月推迟大饭核电站3号机组定期检查作业。可再生能源一直以来被认为发电不稳定、应对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不过,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可再生能源表现出很强的恢复能力。
欧洲积极引进可再生能源,出台绿色政策,以推动疫情后经济复苏,普及可再生能源。在可以融通电力的欧洲,如果全区设备容量增加,则不易受特定地区气候左右。
报道注意到,在化石燃料占比较大的亚洲,也出现了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的动向。印度将新冠肺炎疫情视为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的良机,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相关工厂从中国向印度转移。
不过,可再生能源也并非完全不受疫情影响。各地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引进计划进展迟滞,这次的能源结构变化能否成为新常态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