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08:18:02 中国能源报
国网天津电力员工在进行电力大数据分析,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李津/摄
近年来,数字经济异军突起,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钻石矿”,各地各行业也纷纷开始发展数字经济,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注重发挥电力大数据的作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随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包括大数据中心在内的七大领域新基建成为国家振兴经济的强心剂,这在推动电力大数据中心加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向能源大数据中心升级,助力打破数据壁垒,深挖数据价值。
电力大数据是基础
4月7日,河南省发改委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签署建设河南省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的委托协议;4月13日,由东营供电公司承建的山东省首家市级能源大数据中心成立……这是各地积极响应新基建要求,加快建设能源大数据中心的一个缩影。
其中,河南省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主要围绕大气污染防治、促进节能减排、服务冬季清洁取暖、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新能源消纳等重点任务,初步实现电、煤、油、气等行业数据及经济、政务、环保、气象等相关数据的归集与集中管理。相比之下,东营供电公司承建的山东省首家市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则依托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数据中台和全业务数据中心的技术积累、管理经验和数据资源,并按照一体化“国网云”、全业务数据中心的体系架构及成熟云厂商的生态模式构建,助力能源节约型城市建设。
其实,不仅是河南、东营,早在2019年6月,天津就挂牌成立了城市能源大数据中心,明确由市发改委牵头协调、国网天津电力建设运营、各类企业协同共建的工作机制。随后,2019年12月底,由辽宁省委、省政府和东北能源监管局发起,国网辽宁省电力公司建设的东北首朵“能源云”东北能源大数据中心在沈阳揭牌,该中心将为辽宁数字经济建设及黑龙江、吉林、蒙东地区电力能源总体协调和高效运转提供保障。
由此可见,能源大数据离不开电网企业的有力支撑。目前,电网大数据资源已全面覆盖发、输、变、配、用等电力系统各环节,包括电网生产运营产生的海量能量数据、控制数据、用户数据、公共数据等类型,覆盖各类时间尺度,能够成为能源大数据的基础。再接入气、热、煤、油、充换电等其他能源数据,就可以提供“供电+综合能源”全业务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制用能方案。
需建立互联互通的数据环境
“在IT(信息)时代,公司解决了业务信息化问题,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企业级信息系统,积累了海量数据。目前公司正处于从IT(信息)时代向DT(数据)时代转变的关键时期,数据是公司发展的核心资源,数据统一汇聚共享是数据价值释放的重要基础。”国网大数据中心相关人士此前指出。
就电力行业而言,电网运行及设备监测数据、电力企业营销数据、电力企业管理数据及来源于电网外部的公共服务数据、气象数据、电动汽车充换电数据等,分别由不同单位/部门管理,再加上由其他部门分管的气、热、煤、油等数据,能源数据具有分散放置、分布管理的特性。对此,有业界专家指出,需建立数据中台,尽可能采集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数据,打破过去以设备独立感知、部门独立管理的数据“孤岛”壁垒,建立互联互通的数据环境。
如国网大数据中心正从数据标准制定、汇聚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有力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进一步推进数据增值变现,通过开展数字创新、研发数字产品,为政府、上下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
为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2019年6月底,由国网牵头,联合南网、华能、大唐等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国电力大数据创新联盟成立,通过与上下游、客户、政府和社会各界协同协作,构建能源大数据生态体系,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新基建赋能数据价值挖掘
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近日表示,系统梳理国内外发展现状,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入列新基建不仅撬动了电力大数据中心、能源大数据的市场潜力,并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不论是信息基础设施还是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能源电力行业已积极行动起来,持续开发新产品,如天津市能源大数据中心深入挖掘能源大数据应用场景和价值,力争打造城市“智慧能源大脑”。
“今年以来,我们落实国家新基建总体部署,加快推动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营,推出了‘电力看经济’‘电力看疫控’‘一体化能源流’等一批大数据特色产品,并通过天津市政务平台、‘津心办’APP等多种渠道发布共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企业管理升级。”国网天津电力相关人士介绍。
国网此前发布的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指出,要建成国网云和数据中台,实现数据共享、便捷应用。加快制定公司数据发展战略,建立数据管理工作标准和规范,常态化开展数据治理和价值挖掘。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新基建的引领下,数据价值将进一步激活,数据产品将迭代更新,数字经济将进一步发展,电力大数据、能源大数据生态圈将加快构建。(■本报记者王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