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3 10:03:59 环球时报 作者: 徐悦 王顺超
当前国际油价已经跌至20美元每桶,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态势加剧,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短期问题凸显,长期风险不断积聚。目前国际主要关注点集中在能源工程项目复工的及时性、能源产业链的稳定性以及能源投资的持续性三方面。如何客观、全面看待在能源领域面临的这三个挑战?
首先,疫情在全球暴发后,目前已有超过50个国家停飞航班,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采取入境管制措施,这其中就涉及一些中国能源合作项目。工人节后无法按时返工、物资供应中断、武汉枢纽作用停滞等问题造成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的能源重点项目叫停。特别是光伏等建设周期较短的项目,工程延误导致违约等风险上升。
目前,各中资企业国内外物资协调、调配兄弟单位海外人员、启动当地招聘,项目所在国家陆续宣布延迟交付期限,加之煤电项目建设周期长、容错空间大等因素,突发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柬埔寨双燃料电厂等大型项目有序推进,部分企业还在疫情期间拓展了新市场。因此,从整体看这些能源工程合作项目短期仍在可控范围内。然而,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势严峻,暴发疫情国家一旦采取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引发更长时间、更大范围的停工,将会带来新的问题和不确定性,相关中资企业应早做预案。
其次,尽管能源供应风险依然存在,但能源装备产业链优势地位依然稳固。疫情初期,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代表的能源设备价格发生震荡,并逐步影响到上游制造商、下游安装商和运营商。2月10日起,国内能源设备供应商、零部件制造商、能源设备出口商陆续恢复生产运营。截至目前,世卫组织暂未对来自中国的货物发出警告,合作对象中也尚无国家禁止中国能源商品进出口,疫情对能源设备供应的影响比较有限。彭博社预测疫情对全年光伏组件生产所造成的影响不超过5%,但仍需谨防能源装备需求下降所带来的库存积压风险。
受此次疫情影响,国际社会提出建立弹性多元产业模式,用“分布式多国供应链来取代单一式中国供应链”的声音逐步浮现。日本三菱、东芝等公司已着手把印度、泰国发展为新中心,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对跨国能源企业来说,重置能源装备供应链的成本高,涉及到关税、物流、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市场成熟度等多个领域,2019年我国多晶硅产能占全球的比重约70%,风电装备占比接近50%,因此大规模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并不现实。
再次,全球能源需求预期收窄,冲击能源投资流动。在疫情冲击下,以油气为代表的能源品种遭受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冲击,全球证券市场持续低迷。以2017-2019年的数据来看,第一季度能源进出口是低于其他3个季度的,中资企业合作的能源投资与贸易当前基本保持平稳状态,但能源投资的新常态、新动向需要重点关注。
能源投资放缓将引发连锁反应。当前,国际投资机构普遍看好未来经济走向,摩根大通最新报告认为,受此次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与投资增速将放缓,第二、三季度将逐步回升。美国能源部长宣称病毒的边际性影响暂时没有影响全球能源市场。但是,随着疫情在全球越来越多国家扩散,能源投资下滑趋势将导致各能源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缩减投资预算、银行提高贷款难度、投资收益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清洁能源投资有望成为新焦点,推动能源投资“逆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和欧洲国家加大了对低碳、节能、高效的清洁能源投资。在经济低迷期加大对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短期内不仅可以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而且可以有效应对能源投资衰退、刺激能源经济复苏。
面对复杂多元的能源局势,中资企业能源合作如何拨开迷雾?
一是妥善调整能源产业链布局与新形势相接轨。针对企业类型、能源品种、技术特点、资金规模和业务模式等软性要素,推出差异化、梯次化能源产业策略。并且进一步优化国际合作能源市场的布局,对相关能源重点市场实行一国一策。此外,能源产业链要向智能化、无人化和非接触化迈进,充分利用信息科技力量,提供高品质能源服务,拉开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从而确保我国在全球能源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
二是刺激国际能源投资与消费,寻找能源新增长点。推广能源+金融合作模式,推进金融行业在国际能源项目中的参与深度,帮助能源企业克服困难,缓解资金链压力,释放活力。充分发挥中小型能源企业的灵活性优势,不仅要带动中小型能源企业“走出去”,更要助其在海外新市场“生根开花”。
三是充分利用已有能源国际合作平台,落地能源大项目,扩大积极因素。2019年中国提出并成立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这是我国首次建立的能源国际合作机制,现有30个国家加入,致力于解决成员国的能源发展问题。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该平台的潜力,以成员国能源主管部门做支撑,拓展、落地国家间的大型能源项目,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另一方面,借助该平台的优势,及时回应各国关切,纾解疑虑,制定沿线发展长期计划,树立信心。
作者分别是国际能源署中国联络办公室项目官员徐悦,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国际合作处副处长 王顺超